2022-2023学年江西师大附中红谷滩区滨江分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5/30 8:0:9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意大利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和推理最先发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为了纪念牛顿的杰出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的单位。
组卷:88引用:3难度:0.8 -
2.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组卷:869引用:18难度:0.8 -
3.如图所示,物体重10N,被6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为 N,当人增大压力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
4.如图所示,现在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它实际上就是简单机械中的 (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省功”)机械。
组卷:658引用:12难度:0.7 -
5.单位换算
54km/h=组卷:511引用:54难度:0.9 -
6.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组卷:2133引用:31难度:0.7 -
7.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N.若增大拉力F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将(不计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
组卷:759引用:10难度:0.9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
20.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方用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图甲实验中,小方首先拉动木块以4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接着,小方立刻拉动木块以8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将 ;图甲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测力计示数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3)小方继续找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a、b,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F,的大小,作出了如图丁所示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长木板 (选填“a”或“b”)的接触面更粗糙。
(4)在物理学中,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为f=μF,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图戊所示实验中,木块重为5N,木板重为10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2,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若用拉力F将木板匀速抽出,则拉力F=N。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21.如图所示,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所提供的砝码质量均为100g。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托盘两边的 来改变木块两边拉力F1、F2的大小。
(2)在图甲中,将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其两边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加入砝码个数相同时,发现木块静止不动;当左盘放400g、右盘放500g的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除受水平拉力F1、F2外,还应受到 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为 N。
(3)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小刚用如图乙所示的小车替代木块进行实验,而小明则用如图丙所示的轻质硬纸板替代木块进行实验。则 的方案较好;原因是 。
(4)若将轻质硬纸板转过一个度(如图丁所示),然后再松手,这样做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 (选填“同一直线上”或“同一物体上”)。
(5)实验完成后,意犹未尽的小刚又将甲图中小车换成如图戊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两边砝码换成A、B两个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组卷:6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