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九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芳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下列最适合她演讲的标题是(  )

    组卷:239引用:51难度:0.8
  • 2.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

    组卷:0引用:6难度:0.8
  • 3.2021年9月27日-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主席讲话包含的信息有(  )
    ①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③人才的培养也要坚持独立自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
    ④好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国家利益必须和个人利益保持完全一致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4.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对改革和创新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④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5.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对于个人而言(  )

    组卷:109引用:5难度:0.7
  • 6.“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
    ①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②关注并努力改善民生
    ③关心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④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组卷:10引用:6难度:0.7
  • 7.“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是县乡(镇)人大在换届选举时必用的一句话。16岁的小明同学发现,家里人除自己外都有“选民证”,他很不解。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组卷:15引用:6难度:0.9
  • 8.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就《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广泛听取包括广大工薪收入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举行这次听证会(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9.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组卷:75引用:13难度:0.7
  • 10.某市开展“我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言献策”活动,广大市民纷纷参与,提出许多建议,其中一些合理化建议被市政府采纳。这是(  )

    组卷:40引用:24难度:0.8

三、分析说明题(共24分)

  • 30.【念民所忧行民所盼】
    材料一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
    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厉行法治,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1)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2)请简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或人民民主的真谛三个角度作答。)
    (3)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厉行法治。全社会应如何厉行法治?

    组卷:1引用:1难度:0.3
  • 31.【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 2021年,我国科技领域将启动实施多项重大规划和行动方案。为深入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状况,昭通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张搜集了2016年-2020年间我国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等相关数据,并制作了以下图表。
    2016年-2020年我国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图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材料二 2021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放眼“深蓝”,“海牛Ⅱ号”钻机钻出231米的新纪录;遥望星空,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闪耀”星河;挺进山川河流,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里,浪花飞溅、电流穿梭,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材料三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同时,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获得怎么样的结论?你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我国怎样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组卷:3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