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满分30分。其中1~20每题1分,21~25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光面内质网是指无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下列细胞中,光面内质网较发达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2.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8 -
3.下列不宜作为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是( )
组卷:16引用:4难度:0.7 -
4.下列生物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7 -
5.某同学利用选择培养基成功分离出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6引用:6难度:0.7 -
6.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8 -
7.诗句“也是人间玉,无非香不同。初闻封鼻孔,细品引馋虫。”描述的正是腐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大豆食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8.某科研团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到豌豆中,经检测,转化体的子一代获得了目的基因片段(外源基因)并表达。下列有关该技术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9.某化合物由六个单体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5难度:0.7 -
10.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组卷:37引用:26难度:0.6 -
11.植株甲的基因型为Bb,植株乙的基因型为BB,分别取植株甲和植株乙的体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后,在溶液中诱导这两个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组卷:3引用:2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34.现如今单克隆抗体治疗逐渐成为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方法,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着一些异于普通健康细胞的抗原,这些抗原可以作为单克隆抗体的良好靶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发现细胞的CLDN6蛋白能够促进肿瘤发生,选定其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CLDN6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制备免疫小鼠所用的抗原时,应提取
(2)将CLDN6蛋白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从该小鼠脾脏中获取
(3)将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DM1结合形成
(4)已知核酸合成有两条途径,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可以阻断全合成途径。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可将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作为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的选择培养基。
融合前将小鼠的脾脏中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分别置于含HAT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5.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人员将从拟南芥细胞中获取的转录因子转移到大豆细胞内,并使其过量表达,发现大豆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图中限制酶EcoRV的酶切位点为-GAT↓ATC-。
(1)质粒Po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对其进行切割时应该注意
(2)P3质粒导入受体细胞通常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能够表现氨苄青霉素抗性,
(3)受体细胞能够培育出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原因是
(4)为了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R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5)利用PCR技术,在引物的某个特定位点引入一个或多个不能与目的基因配对的碱基,就可以在目的基因中带来定点突变,据此获得的目的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该过程属于组卷: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