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9/11 0: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3.某金属单质6克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0克氧化物(MO),则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6.将50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7.近年来,一些“0糖0脂0卡”的无糖饮料大为流行,这此饮料的甜味剂通常是各种代糖。如图所示是市面上一种较火的代糖饮料配料表,其中赤蘚糖醇、三氯蔗糖就是常见的填充型甜味剂,具有爽口的甜味,因其不被酶所降解,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其中三氯蔗糖对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品名 XX苏打气泡水
    保质期 9个月
    配料 水、赤藓糖醇、乳清发酵液(水、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瑞士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三氯蔗糖、食用香精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蚕丝、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与NaOH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Ca(NO32溶液中混有C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9.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适量盐酸    ③加过量Na2CO3溶液    ④加过量NaOH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45分)

  • 29.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其中CaCO3、Ca(HCO32均属于盐且Ca(HCO32能溶于水。
    (1)请描述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2)若向含有Ca(OH)23.7g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4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或
     
    g。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30.为了测定黄铜屑(有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样和稀硫酸反应(稀硫酸的密度为1.17g/mL),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取用黄铜屑的质量/g 16.0 16.0 16.0 24.0
    取用稀硫酸的体积/mL 16.0 32.0 48.0 v
    残留金属的质量/g 13.4 10.8 9.6 16.2
    (1)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取稀硫酸过量的是
     
    (填“甲”、“乙”或“丙”)。
    (2)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求丁同学所加的稀硫酸的体积v。(本小题列计算式计算)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