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6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170引用:3难度:0.6 -
3.下列有机物能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是( )
组卷:196引用:2难度:0.5 -
4.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组卷:1301引用:70难度:0.5 -
5.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以下事实中,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组卷:107引用:2难度:0.7 -
6.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31引用:1难度:0.6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
18.甲氧苄啶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病症。甲氧苄啶的一种生产工艺路线如图:
已知:R1-CHBr2R1-CHOH2OR2-CH2-CNNaOCH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4)满足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M,共有
①含有苯环
②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1mol M最多消耗5mol NaOH
(5)下列有关甲氧苄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7O3N4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1mol甲氧苄啶能与6mol H2发生反应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腈(CH3-CN)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组卷:108引用:1难度:0.5 -
19.己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通常为白色结晶体,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乙醇。
I.制备己二酸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HNO3(浓)
HOOC(CH2)4COOH+NO2↑+H2O(未配平)△
制备己二酸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省略)。
(1)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mL浓HNO3,再缓慢滴加1mL环己醇,保持80℃持续反应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在冰水浴中冷却,分离出己二酸粗品,用冰水浴的目的是
(2)图中装置的缺陷为
Ⅱ.用浓HNO3作氧化剂的合成方法中,浓HNO3会严重腐蚀设备。科学家改进了合成已二酸的方法,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取己二酸[HOOC(CH2)4COOH]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①“氧化”过程在(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进行,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OOC(CH2)4COOK△H<0KMnO4/Na2CO3<50℃
②不同温度下,相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物质 己二酸 氯化钠 氯化钾 25℃时溶解度/g 2.1 36.1 34.3 70℃时溶解度/g 68 37.8 48 100℃时溶解度/g 160 39.5 56.3
(3)图1中冷却水从冷凝管
(4)“氧化”过程,在不同环己醇滴速下,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应选择的环己醇滴速为
(5)流程中操作1为
(6)流程中最后一次洗涤沉淀的方法为
(7)除去己二酸晶体中含有的氯化钠杂质采取的实验方法为
(8)称取己二酸(M=146g/mol)样品0.2920g,用新煮沸的50.00mL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作指示剂,用0.1500mol•L-1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的平均体积为20.00mL,计算己二酸样品的纯度。(已知:己二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3.8×10-5,Ka2=3.9×10-6)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
②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组卷:5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