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9/19 16:0:9
一、选择题
-
1.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则透过玻璃瓶看到的像不可能的是( )
组卷:216引用:4难度:0.8 -
2.用水彩笔在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通电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组卷:85引用:4难度:0.5 -
3.小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8 -
4.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62引用:12难度:0.4 -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6引用:9难度:0.7 -
6.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的放大的像,若只将透镜向光屏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能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为( )
组卷:295引用:3难度:0.5 -
7.如图所示,A.B均为凸透镜主光轴上的点,光线AC折射后经过B点,且AO=12cm,OB=16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组卷:678引用:4难度:0.7
五、解答题
-
20.小林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若仍使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则光屏应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0,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两倍焦距2f L0(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组卷:154引用:4难度:0.5 -
21.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组卷:182引用:8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