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9 12: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2.现有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给予坐骨神经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肌肉在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下能收缩。若将四个标本分别浸泡在如表所示的任氏液(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中,再给予坐骨神经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则肌肉可能不收缩的是(  )
    标本编号 标本1 标本2 标本3 标本4
    任氏液中添加的物质 肉毒杆菌毒素 烟碱 箭毒 马拉硫磷
    作用机制 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打开Na+通道 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关闭Na+通道 抑制胆碱酯酶(能分解乙酰胆碱)活性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5.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两只电表以相同的方式设置了指针偏转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刺激点a、b到电表①、②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分别给予刺激点a、b适宜刺激后,下列关于电表①和电表②指针偏转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5
  • 6.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由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回收。毒品可卡因会使多巴胺转运体失去功能,导致多巴胺不能被及时回收而在突触间隙中积累,含量增多,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愉悦感。如图表示可卡因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7.某小组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电刺激神经元乙,记录神经元丙的膜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元甲,记录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①③为单次刺激记录的电位、②为连续2次刺激记录的电位,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8.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9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 23.痛风又名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人体内尿酸(以尿酸盐存在)生成、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有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与排泄之间的动态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排出,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尿酸出现障碍,可导致痛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主要来源于
     
    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高尿酸血症患者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嘌呤分解产生尿酸无法被氧化从而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与尿酸氧化酶的形成有关的RNA有
     

    (2)研究发现天然化合物F和碱性水都有降尿酸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组A和组B为正常鼠,组C~F采用组B得到的模型鼠)。
    组别及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A 模型组B C组 D组 E组 F组
    灌服生理盐水 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灌服化合物F 饮用pH为7.0的水 饮用pH为8.2的水 饮用pH为9.3的水
    血清尿酸含量(mg/dL) 1.2 6.5 3.4 6.4 4.5 3.6
    URAT1相对含量 0.6 0.8 0.57 / / /
    ①据表分析与对照组A相比,模型组B的自变量是
     
    。根据URAT1检测结果,推测C组降低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
     

    ②分析D、E和F三组的结果,得出结论:
     

    (3)除人和猿类外,其他哺乳动物的尿酸可在尿酸氧化酶(氧嗪酸是一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的催化下生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尿囊素。研究人员分三组(A组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实验并测定血清中的尿酸、肌酐(一种反映肾功能的代谢废物)等指标如图。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氧嗪酸有助于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其导致大鼠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机制是
     
    ;腺嘌呤也能导致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组卷:6引用:2难度:0.6
  • 24.裸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其分泌过程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褪黑素在调节睡眠质量,生殖系统的发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图为褪黑素调节生殖系统发育的作用机制。
    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信息刺激视网膜通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交感神经系统传输到松果体影响褪黑素分泌进而对人体的睡眠进行调控,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松果体萎缩的中老年人每日仅需
    补充0.1-5mg褪黑素就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这说明激素调节具有
     
    的特点。
    (2)研究发现,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如电视、手机屏幕灯光等)可能导致出现性早熟的现象。据图分析原因是
     

    (3)某研究小组欲探究光照条件改变对性早熟的影响,以刚出生2日龄雄性金黄地鼠为材料,分别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至28日龄(青春期前),并测量如下指标。(表中“lux”表示光照强度单位)
    组别 正常组(12h,501ux) 弱光组(16b,50lux) 强光组(16h,3501ux) 强光组(206,3501ux)
    血清睾酮(雄性激素,ng/mL) 0.79 1.01 1.14 1.19
    睾丸湿重(g) 0.54 0.58 0.62 0.72
    睾丸器官指数(×10-4 93.6 102.2 106.1 117.4
    注:睾丸器官指数=睾丸湿重/体重
    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4)该研究小组提出可以考虑通过注射外源性褪黑素来达到治疗性早熟的目的,以上述正常组和20h强光组处理至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将以下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将20h强光组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将数量相等的正常组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编号为C组。
    第二步: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