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8/31 1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2.下列生活中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7
  •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8
  •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铁粉
    B 常见溶液 盐水、碘酒、石灰水
    C 常见氧化物 干冰、过氧化氢、赤铁矿
    D 带电的微粒 质子、原子、电子

    组卷:40引用:2难度:0.8
  • 6.兴趣小组进行铜绿受热分解的实验探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115引用:11难度:0.9
  • 7.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5
  •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2难度:0.6
  • 10.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汽油发动机和尾气管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9.某固体由CaCO3、C粉、Fe粉、CaCl2、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取固体样品溶于足量水,静置,过滤后得滤渣和无色滤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2)用磁铁吸引滤渣,有部分粉末被吸引(能被吸引的固体没有剩余)。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3)向未被磁铁吸引的固体中加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
     

    (4)向无色滤液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少且有较多浮渣,一定还有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30.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特性与应用
    (1)句容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其中蕴含化学含意的化学方程式为
     

    (2)“航母”用钢要具有低磁性。下列具有磁性的是
     
    。(填序号)
    A.FeO
    B.Fe3O4
    C.Fe2O3
    (3)“航母”螺旋桨可由特制的铜合金制造。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
     

    (4)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碱式碳酸铝镁Mg6Al2(OH)12CO3•4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其受热分解生成熔点较高的MgO和Al2O3,其阻燃原理是
     

    a.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MgO、Al2O3等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

    (6)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
     

    (7)氧化时FeSO4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
     

    (8)FeOOH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铁矿石的组成研究
    碱式碳酸亚铁是工业上冶炼铁的一种矿物,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zH2O】的组成,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称取3.58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亚铁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FeO、CO2以及H2O。
    ②浓硫酸可以吸收H2O,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9)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10)加热前后都要通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的作用
     
    。加热后通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充分反应后,准确称量装置C、D的质量,所得数据如表:
    装置C/g 装置D/g
    加热前 100.00 120.00
    加热后 100.54 120.88
    【实验结论】
    (11)据表中数据分析,可计算出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xFeCO3•yFe(OH)2•zH2O中,x:y:z=
     

    组卷:162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