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1 8:0:9

一、基础•运用

  • 1.清华附中C21级开展了一系列初三入境教育活动,其中一项是主题为“走进西夏古国,徒步贺兰山阙”的研学活动。请你阅读文段,完成下列任务。
    峥嵘岁月,西夏神秘王朝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王朝,是党项族拓跋氏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王朝,统治着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在1227年被忽必烈所灭。神奇的是,西夏国以及它的文化似乎在一夜之间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西夏王陵、承天寺塔等为数不多的遗址。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陵、西夏帝陵,占地近50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它以“头枕青山、脚yī黄河”之势分布着9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葬墓。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唐宋王陵之所,而且还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王陵规模宏伟,bù局严整,每座帝陵占地超过10万平方米,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
    (1)对语段中依据拼音所写汉字和加点字的字音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A.依 xùn cháng
    B.倚 xùn zhǎng
    C.依 xún zhǎng
    D.倚 xún cháng
    (2)右图就是语段中提到的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兴庆区进宁南街西侧的承天寺内。而在湖北黄冈也有一座承天寺,它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里出现过。这篇课文的作者的朝代是
     

    A.晋
    B.唐
    C.北宋
    D.南宋
    史前文明遗迹,古老岩画印记      ①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四万年前舌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②水洞沟遗址如同一个被遗忘的世界,留着一座座风蚀斑驳的断岩,原始而纯粹,仿佛置身于异星球。
          ③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东麓。岩画大多记录了放牧、狩猎、祭祀、战争等生活场景,包括人、动物、抽象符号等,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象力,给人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
          ④众多岩画为我们掌握和发现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3)在口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逗号 顿号
    B.顿号 顿号
    C.逗号 逗号
    D.顿号 逗号
    (4)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贺兰山阙,戈壁徒步      之前在书本上学习了贺兰山的历史和戈壁滩的知识,如今,C21级全体师生身临其境,开启了一段“贺兰临风,徒步前行”的戈壁之旅!正如徒步之旅起点处的大门两旁的对联“                ”所写的那样。
          戈壁路是千百年前南征北战的主要通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地貌之一。一边是巍巍贺兰山,一边是戈壁奇境,只有用心感受沿途走过的路,才能用心去体会人生的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徒步必将成为一次自我完善的人生之旅。
    (5)填入语段横线上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万里路集天地之精微,读万卷书知古今之智慧
    B.读万卷书集天地之精微,行万里路知古今之智慧
    C.行万里路知古今之智慧,读万卷书集天地之精微
    D.读万卷书知古今之智慧,行万里路集天地之精微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2.为了激发同学的斗志,以高昂的精神抵达徒步的终点,各班在下发的班旗上面亲笔书写了口号。下列选择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口号 字体 理由
    A. 清华附中,谁与争锋 楷书 口号展现威武之势,字体体现庄重严谨之气
    B. 清华附中,谁与争锋 行书 口号展现威武之势,字体体现豪迈潇洒之气
    C. 清华附中,厚德载物 楷书 口号展现宽厚之势,字体体现庄重严谨之气
    D. 清华附中,厚德载物 行书 口号展现宽厚之势,字体体现豪迈潇洒之气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

  • 3.默写。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酒酣胸胆尚开张,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4.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出诗中使用了典故的一句诗,并说说此典故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5.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
     
    (人名)的,借颈联表现出诗人虽
     
    但仍然
     
    的精神。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6.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5
  • 7.阅读《岳阳楼记》,完成问题。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已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榷,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春和 四时之不同 万流
    B.碧万顷 上下 不敢出言以复
    C.连月不 日出而林霏 豁然
    D.览物 或异二者 益慕圣贤
    (2)“樯倾楫摧”中的“倾”字和“一碧万顷”中的“顷”字,有的同学在默写的时候容易写混。而如果能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就不容易出错了。请你从这两个字中任选一个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准确地默写。
    (3)滕子京在写给范仲淹的一封信中说:“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8.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都属于词类活用,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行六七里
    B.自笔录
    C.杂然而陈者
    D.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一眼望去,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树木,就在琅琊山。
    理解:此句总写琅琊山草木之秀,为后文引出醉翁亭作了铺垫。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理解:此句点明了全文主旨,写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体现了《醉翁亭记》的哪种语言风格,并结合《醉翁亭记》的具体例子(“环滁皆山也”除外),简要分析这种语言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有人买得他(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五、附加题

  • 23.《游山西村》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提到了几种乐器?(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古诗。歌行体是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每句字数的数量为标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共有几种句子?(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