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质检生物试卷

发布:2024/8/28 1:0:8

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7
  •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8
  • 4.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5引用:5难度:0.8
  • 5.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中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情况,还增设了实验用于模拟酸雨对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临时装片处理 叶绿体的流动情况
    蒸馏水 较不明显
    1%葡萄糖溶液 明显加快
    pH=5的酸性溶液 明显减缓

    组卷:22引用:6难度:0.6
  • 6.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Cl-和温度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5
  • 7.研究发现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K+运输与载体蛋白有关,积累较高浓度K+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轮藻细胞(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8.GTP(鸟苷三磷酸)的结构与ATP相似,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除ATP外的重要能量载体。与ATP和ADP一样,GTP与GDP也能在酶的作用下相互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

  • 24.北方秋茬大棚番茄在8月份栽培后,秧苗易遭受亚高温胁迫(温度≥30.5℃)而影响生长发育。科研人员为解决番茄生产中由于温度管理不当面造成的苗弱等问题,在人工气候室中开展了研究亚高温胁迫下不同昼夜温差对秋准番茄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  亚高温胁迫下不同昼夜温差对秋茬番茄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
    组别 昼夜温差(℃) 气孔导度mmmol/(m2•s) 光合速率μmmol/(m2•s) 株高(mm/d)
    T1 0(日温35℃,夜温35℃) 43.96 10.32 0.62
    T2 3(日温35℃,夜温32℃) 23.92 13.25 0.64
    T3 6(日温35℃,夜温29℃) 24.12 15.38 0.61
    T4 9(日温35℃,夜温26℃) 21.31 18.12 0.71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本实验自变量之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还有
     
    (答出两项)。通常可用
     
    (答出一项即可)来作为表示光合速率的指标。
    (2)研究人员认为,T1组光合速率低于其他组不是CO2浓度引起的,其判断的理由是
     

    (3)番茄的株高反映了番茄的生长状况。从植物有机物积累的角度分析,本实验自变量影响番茄株高的机理是
     
    。根据实验结论,可采取的促进大棚番茄栽培中秧苗生长的措施是
     
    (答出一项即可)。

    组卷:24引用:3难度:0.5
  • 25.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最普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葡萄糖能调节类甲基化转移酶3(METTL3)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内某些重要组分的修饰。为进一步阐明METTL3在葡萄糖诱导下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
    表1 METTL3 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组别 细胞增殖率/%
    对照组 100
    高糖组 85.96
    高糖+METTL3合成抑制剂组 94.88
    注:对照组和高糖组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mmol/L和35mmol/L。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据表1可得出的结论是高糖会
     
    (填“促进”/“抑制”)METTL3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2)研究人员进一步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进行了检测,其部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据表推测METTL3影响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是METTL3会
     
    (填“促进”/“抑制”)细胞从
     
    期进入
     
    期。
    表2  METTL3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组别 分裂间期各阶段细胞比例/%
    G1 S期 G2
    对照组 63.67 27.98 8.35
    高糖组 63.13 25.37 11.51
    高糖+METTL3合成抑制剂组 55.94 30.47 13.58
    注:分裂间期可分为G1、S、G2三个连续的时期,其中DNA复制发生在S期。
    (3)已有研究表明TGF-β1和Smad2蛋白在DK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均能引起细胞凋亡(一种细胞死亡的方式),最终导致肾纤维化。研究人员对不同处理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几种相关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1可得出的结果是
     

    (4)综合本实验研究成果,推测DKD发病的可能机制是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