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2023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9/22 12:0:8

一、选择题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08引用:5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75引用:2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张燕峰      19世纪,住在巴黎乡下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有一个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即怀着虔诚的心情每天按时看日出。正是经年累月地与最磅礴、最壮观的自然景象的亲密接触,福楼拜才学会了敬畏自然的雄奇壮丽,懂得了敬畏生命的伟大神秘,成为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以至于相隔一个多世纪,世界各地的读者仍然能够从他的著作里咀嚼出纯净与明快的味道。
          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是精神强健的人。精神强健,就是宠辱不惊,不受名缰利锁的束缚,也不受恩怨是非的奴役,心灵轻盈澄澈,时时处处欢悦。身处逆境,不悲观不绝望,而是坚强不屈,在逆境中默默奋斗,就像一粒深埋于冰冷坚硬泥土中的种子,在无边的黑暗中,暗暗汲取力量,养精蓄锐,默默等待着时机,当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则以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而出。顺境中,不得意不张扬,而是以平常心态,心无旁骛,努力生长,就像森林中的那些参天之树,在明媚的晨光下,在清爽的晚风里,尽情舒展枝叶,沐浴阳光雨露,不为争名夺利,标榜自我,只为变得更加强大。沈从文曾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他默默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后来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较有影响的专著,在文物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个精神强健的人,总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看淡得失成败,坚守自我,执着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是心怀悲悯的人。心怀悲悯,就是内心柔软慈悲,不冷漠不自私,不存恶念不藏歹意。漂母是秦汉时期淮阴地区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以帮人洗衣为生,当看到食不果腹的韩信面黄肌瘦时,心生悲悯,分给他一口饭吃,才让韩信活了下来,才有了大汉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辉煌一页。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的施食之举体现的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生命的无私大爱。当别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不会漠不关心、袖手旁观,更不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是会竭尽所能施以援手,助他一臂之力,帮他尽快走出低谷。即使无力提供帮助,最起码也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同情他们的遭遇,理解他们的苦楚,尊重他们的无奈,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轻视他们,冷酷无情地倾轧他们,恣睢肆意地践踏他们的尊严,加剧他们的苦难。
          一个精神灿烂的人,还应该是勇敢正直、诚实无畏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坦坦荡荡,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他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玩弄伎俩,干出损人利己的勾当:不会为了一已恩怨,而设计陷阱诬陷别人;更不会屈从某种力量而出卖灵魂,阿谀奉承,谄媚他人,做出丧尽天良的坏事。他心存感恩,敬畏天地,尊崇真理。为了公平和正义,他铁肩担道义,甘洒一腔热血,为民请命,一往无前,“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所畏惧,毫不足惜。革命者陈然就是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他只要在“自白书”上签字,就可以恢复自由。可他却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慨然高歌“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最后凛然就义,虽死犹荣,永垂青史。
          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每一天都活得光辉灿烂,通透豁达,迸射出明亮温暖的光辉,就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小太阳,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和爱带到哪里。所到之处,给软弱者以信心,给无助者以力量,给悲观者以勇气,给绝望者以希望,给孤独者以友爱。
          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因自己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明媚,更温暖,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是茫茫红尘间的自我修行,也是生而为人的责任和使命。
          亲爱的你,别放弃,即使我们难以做到,但也要朝精神灿烂的方向,默默跋涉,努力前行。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7月)(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围绕“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首句是分论点,与《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分论点一样,选文的分论点间构成递进关系。
    C.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D.一个精神灿烂的人,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每一天活得光辉灿烂,还能迸射温暖的光辉,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玛丽•居里在简陋的木棚里艰苦实验,提炼发现了镭,淡泊名利的她把获得诺贝尔奖的奖金都赠给了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B.唐•聂夷中《伤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C.巴特勒上尉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远征中国,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
    D.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陆鸿,他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他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3)试结合本文相关内容及学习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体会,谈谈你对“温暖和爱”的看法。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近平同志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chù lèi páng tōng,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同志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ù lèi páng tōng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书香”一词表明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B.第②段的作用主要是启下,和第③④两段是分总关系。
    C.第⑦段中“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深度挖掘”,它们并不矛盾。
    D.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今资料的使用,既有趣味性,又有现实性。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