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三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5/19 8:0:9
一、选择题
-
1.漳州市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保护城市环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组卷:37引用:7难度:0.5 -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组卷:30引用:7难度:0.7 -
3.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798引用:32难度:0.7 -
4.“金银错”是中国传统工艺。在青铜(铜-锡合金)器表面刻出凹槽,槽内嵌入金银丝。后用错石磨错,使器皿表面自然平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5.如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3引用:4难度:0.5 -
6.化学也可以萌萌哒,“小狗烯”(C26H26)、“企鹅酮”(C10H14O)分别因分子结构类似狗和企鹅而得名(如图)。下列关于“小狗烯”“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5难度:0.6 -
7.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
组卷:27引用:5难度:0.6 -
8.生活中有许多俗语。下列有关说法,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
-
24.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并探究“密闭体系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发生装置应选图1中装置
③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100g10%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2)用排水法收集一定氧气浓度的混合气体。
①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先收集氧气,再用二氧化碳气体将水排尽。两种气体的收集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②收集氧气、氮气混合气体。先在集气瓶中装入一半容积的水,再用氧气把水排尽,收集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3)用氧气、氮气混合气体研究“密闭体系中氧气浓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的变量有组卷:72引用:4难度:0.5 -
25.数字传感器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化学实验研究,现用如图装置,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实验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传感器Ⅰ、Ⅱ分别是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用注射器吸取20ml水,将水全部推入三颈烧瓶并压住活塞,若
实验二: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传感器Ⅰ、Ⅱ分别是pH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三颈烧瓶中充满CO2气体,注射器中装少量pH为13.8的NaOH溶液,将溶液全部推入三颈烧瓶并压住活塞,实验结果:A.压强数值先变大后变小;B.溶液pH持续变小,最终定格在8.3。
(2)能确定CO2气体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结果为
(3)此NaOH溶液若全部生成Na2CO3溶液pH应该为11.5左右。由此可知,本实验中Na2CO3又反应生成了NaHCO3,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装置如图1、图2,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乙中是水,实验前K关闭。
(4)图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
(5)将装置甲中胶头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打开装置甲中K,观察到乙中的现象是
(6)为了充分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则装置丁中X试剂含有的溶质为
实验三: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
传感器Ⅰ、Ⅱ分别是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三颈烧瓶装溶液X,注射器装溶液Y,将溶液Y缓缓推入三颈烧瓶并压住活塞,以推入溶液Y的体积为横坐标,绘制了图3、图4。
(7)溶液Y是
(8)b点到c点,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是
实验四:定量探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
已知:碳粉可加快铁锈蚀,碳粉不与盐酸反应。
传感器Ⅰ、Ⅱ分别是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将5g某型号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数据。
(9)据图5,说明铁生锈是
(10)据图6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原因是
【拓展延伸】:测定部分生锈的铁粉中铁的含量
(11)连接如图7装置。取部分生锈的铁粉(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0.6g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立即读出生成气体体积为0.2L,已知该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根据以上数据,请列式计算该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
【反思评价】
(12)学习小组有同学提出: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气体体积不够准确,可能会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变大,可能的原因是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铁与盐酸反应放热
C.生成的气体会部分滞留在锥形瓶中
D.没有扣掉加入的盐酸的体积组卷:121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