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中考真题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91
更新:2025年07月10日
|
![]() |
真题汇编
备考资料
浏览次数:160
更新:2025年07月07日
|
73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价值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了60多万名援助人员。“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开创新机遇。这表明(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2引用:4难度:0.7732.对如图漫画中的学生,下列建议不合适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7引用:4难度:0.8733.汉语变得时髦起来。不仅是伯乐中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学开始开设汉语课。据统计,德国目前有3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其中近70所中学把汉语作为正式学分课程及高中毕业会考科目。汉语变得时髦(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6难度:0.7734.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下列属于世界形势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是( )
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
③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④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1引用:3难度:0.7735.今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鲜明标识。5G技术帮助世界加速互联互通,北斗导航系统为全球提供精准服务,中国空间站助力多国科学家共同探索宇宙之谜。这表明中国( )
①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②始终秉承合作共赢理念
③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发达国家形象
④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注入更多活力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2难度:0.7736.“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武侠泰斗”金庸作为中西方英雄的造梦大师,创造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们的共同的文化情结,他们用文笔为全球广大爱戴他们的人们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瑰丽宏伟的世界。由此可见(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6引用:3难度:0.7737.2021年春晚舞台呈现了世界多彩文明之美。歌舞《节日》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最后中国红绸舞以其独特感染力联动五洲四海,舞出“美美与共”。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
①不同文化各具特色
②中外文化相互交流
③中华文化最具优势
④不同文化和谐发展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9引用:2难度:0.6738.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7难度:0.8739.中学生活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把握好初中的学习,将使我们受益终生。某中学围绕“如何过好初中学习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下是活动中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学会学习 共同成长】
【环节一:解惑】
学习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品尝一口,满是苦涩,但细细回味时,苦中带甜,涩中有香。小学成绩优秀的王乐进入初中后,因为学习科目多了,作业也增加了,每天还有很多要背诵的内容,他感觉有些手忙脚乱,身心疲惫,觉得天天学习忙碌又辛苦,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娱乐。
(1)针对王乐的情况,我们应该用哪些理由劝说他?
【环节二:聆听】
学校组织七年级同学们聆听了一场“点燃学习之火”的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专家告诉同学们,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学习能够点亮我们的生命,只有不断学习,生命之火才会越来越旺。
(2)谈谈你对专家这句话的认识。
【环节三;思考】
暑假期间,小红同学和她的伙伴们先后参观了雨花台、夫子庙、秦淮河、江南贡院、乌衣巷、中山陵、南京博物院、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华门等景点,还走进了南京理工大学,参观了微纳卫星试验室。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假期时光。研学不仅让小红学到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但有的同学却认为:“研学就是旅游,根本不是什么学习。”
(3)你认为研学是学习吗?请说明理由。
【环节四:行动】
在班会上,班主任谢老师给我们出示了以下诗句,鼓励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好好学习。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请你为本周六上午自己的学习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2引用:3难度:0.4740.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写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谈到法门寺的城外琉璃器;从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西安会见”,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每逢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习近平主席经常在署名文章、演讲、活动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互存”这一话题,这几乎成为外事活动的“标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习近平主席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1)我们应如何理解“文明交流互鉴互存”?(两方面即可)
(2)中学生应该怎样增长智慧,对待不同文明?(两个方面即可)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4引用:4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