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92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
![]() |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188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241.为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活动一:资料研究,查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文献检索中该同学发现了古人对太阳的观测和记录,如《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1)文中记载的“黑气”是指
A.太阳耀斑
B.太阳黑子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
该同学连续查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活动综述信息(如图)及历史数据(如表)。发布日期 地磁活动 Ⅹ射线耀斑 2018年01月01日 微扰 无 2018年02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3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4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5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6月01日 弱 无 2018年07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8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09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10月01日 微扰 无 2018年11月01日 平静 无 2018年12月01日 平静 无
活动二:总结提升,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该同学在活动总结中是这样描述的。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活动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3)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三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原文:行星 改正:恒星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6242.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地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据统计,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人数约有57万,通过自救和互救,脱险人数达45万。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结合如图,说明地震后被压埋时如何进行自救。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6引用:1难度:0.5243.关于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1难度:0.7244.图I所示地区的土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吞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Ⅱ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根据图Ⅰ,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
(3)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4)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6245.读图中四幅地貌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千沟万壑”描述的是
(2)四种地貌中位于我国湿润地区的是
(3)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是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4)描述广东丹霞山地貌特点。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2引用:2难度:0.5246.下列关于旱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724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11日至14日,强冷空气自西向东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制造了大风降温,局地降温达10℃左右,西安等近20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创新低,局地寒冷程度堪比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图1为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
材料二:图2阴影区域是寒潮高发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寒潮过境时,常出现
(2)受此次寒潮影响,总体而言,南方降温幅度较北方
(3)评价寒潮灾害对图2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
(4)简述图2阴影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寒潮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24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由②③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3)我国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能够直接实现序号①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修水库影响最显著的是
(5)回答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3引用:2难度:0.7249.某地理研究性小组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野外调查,获得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的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西北地区甲、乙两山地的海拔示意图,两地都发现了类似图丙所示的地貌景观。
材料二:西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图丁是某地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
(1)推测该地理研究性小组观察地貌时的顺序。
(2)考察发现图丙所示景观在甲地区的规模大于乙地区,试分析原因。
(3)沙丘景观多出现于图丁M、N处中的哪一处?说明原因。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1难度:0.5250.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3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