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26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 |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269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
371.一切植物中均含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它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A~F均分别代表一种物质,部分产物略去):
已知:B生成C的同时还有CO2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B、C均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3)A→F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反应 B.酯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水解反应
(4)写出C→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与它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8引用:3难度:0.5372.将体积均为5mL的甲、乙、丙三种液体依次沿试管壁缓缓滴入试管中(严禁振荡),出现如图的实验现象,则甲、乙、丙的组合可能是( )
甲 乙 丙 A 1,2-二溴乙烷 水 苯 B 溴苯 液溴 乙醇 C 水 大豆油 溴水 D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87引用:16难度:0.5373.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5引用:3难度:0.8374.为防治“白色污染”,有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结构式为
的化合物已成功实现了这种处理,其运用的原理是酯交换反应(即酯与醇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生成一个新酯和一个新醇的反应).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这种化合物能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0引用:4难度:0.9375.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4引用:5难度:0.537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相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其中n为正整数)不可能为(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2引用:11难度:0.7377.如图是以秸秆为原料制备某种聚酯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7引用:3难度:0.5378.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59引用:21难度:0.7379.某混合烃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L该混合烃燃烧后,得到3.36 L CO2和3.6 g水,则下列关于该混合烃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1引用:11难度:0.5380.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Na2Cr2O7△H2SO4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将6.0g 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3)如图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3引用:3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