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2024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原创
![]() |
明确考点考向
配加真题解读
点名解法技巧
浏览次数:1890
更新:2025年04月16日
|
201.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xAB=15cm,xBC=20cm.试问:
(1)小球的加速度是多少?
(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是多少?
(3)拍摄时xCD是多少?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8引用:7难度:0.3202.高速公路上同向行驶的A、B两辆汽车,A车在前,其速度vA=2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100m时才发现前方的A车,因此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运动450m才能够停止。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B车刹车后,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4引用:1难度:0.7203.如图所示,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为θ,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细绳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当烧断绳的瞬间,至少以多大的水平向右的力由静止拉动斜面体,小球才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到地面?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1引用:4难度:0.5204.有四个实验小组完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
(1)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
(2)(多选)为了验证“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猜想,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图1是四个小组描绘出的不同图象,你觉得能够准确验证
上述猜想的图象有
(3)某小组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加速度时,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物体的加速度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8引用:1难度:0.3205.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因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至少抛掉多重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3难度:0.5206.速度都是90km/h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水平轨道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90km时,一只燕子以150km/h的速度离开甲车车头向乙车飞去,假设燕子每次折返时都不减速,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又立即以原速率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之间来回飞。当两车头相遇时,
(1)这只燕子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它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2)燕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平均速率是多大?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1引用:1难度:0.7207.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s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cm,s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4引用:8难度:0.3208.中国的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分“绕、落、回”三步,然后实施载人登月,假若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g′=1.6N/kg,而地球表面g=9.8N/kg,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7引用:3难度:0.5209.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7引用:2难度:0.92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如图2的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5引用:5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