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 必修1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人教版(2019) 教科版(2019) 沪科技版(2020) 鲁科版(2019) 粤教版(2019) 沪科教版(2019) 教科版 鲁科版 沪教版 粤教版 上海版
年级
必修1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更多>>
原创 更新中
终极预测 贴近高考 题题经典 考前必刷 名师押题
浏览次数:50 更新:2025年04月30日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2217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268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9引用:53难度:0.7
  • 268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73引用:26难度:0.9
  • 2683.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次排放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求:
    (1)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48引用:27难度:0.5
  • 268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9引用:56难度:0.9
  • 2685.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04引用:58难度:0.7
  • 268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
    2
    3
    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
    2
    3
    路程上速度v1的大小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3引用:77难度:0.9
  • 2687.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都为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22引用:34难度:0.9
  • 268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从距离地面高404m处的飞机上开始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180m时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4m/s(g=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2)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3)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3引用:6难度:0.5
  • 2689.如图所示,绳子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用它悬挂一个重50N的物体,现在其中点O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缓慢向右拉动,当绳子断裂时AO段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是多大?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24引用:9难度:0.3
  • 2690.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v
    =
    20
    +
    30
    2
     m/s=25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0引用:7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