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0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7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9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6 9:30:1组卷:6引用:3难度:0.8
  • 9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硕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意境。
    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6 9:0:1组卷:58引用:8难度:0.6
  • 9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土地,令人魂牵梦萦。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心中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我乘夜行的火车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发布:2024/12/16 6:0:1组卷:9引用:5难度:0.5
  • 9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6 5:30:2组卷:15引用:1难度:0.9
  • 9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 ①),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______,哪怕______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______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 ②),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______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和标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兴趣 偶然 寂静
    B.兴致 偶尔 死寂
    C.兴趣 偶尔 寂静
    D.兴致 偶然 死寂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浸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12/16 5:30:2组卷:32引用:7难度:0.7
  • 9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甲】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乙】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注释】①锄耰棘矜:均指农具。②钩戟长铩:均指兵器。
    (1)下列加点词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函谷: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
    B.山东:战国、秦汉时指泰山以东地区;战国时除秦外,韩、赵、魏、齐、楚、燕等国都在泰山以东,故称“山东之国”。
    C.八州:是指雍州以外的其他八个州。相传古代把“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秦居雍州。
    D.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5)在两则文段中,杜牧和贾谊分别指出了秦灭亡的原因。他们的观点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发布:2024/12/16 2:30:1组卷:55引用:8难度:0.6
  • 9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客厅里温暖静谧。春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帷洒在地板上、洒在书桌上、洒在散乱的报纸书页上,也洒在沙发间沉思不语的张岱年先生身上。每日午后小睡起来,90多岁的张老都会在读书倦怠后长久地陷入沉思,任日脚缓缓地从东向西。今天,我们的来访打破了他的沉思与书斋的宁静。张先生于我是“景行仰止”的高山。初见先生,满怀崇敬之意的我惊讶于老人身体的健康。他虽九十有五,已须发皆白,但满头银发向后梳理得一丝不乱,双目有神,几根寿眉高挑于眉梢,眼角额头皱纹舒浅,稍显松弛的脸上也看不到老人斑。老人的背有些佝偻了,当他颤巍巍拄杖欲起时,北大哲学系的王东教授一步抢上前去搀扶他坐好。我们依次见礼,送上鲜花,也送上问候与祝愿。老人扣好颏下的领扣,挺直身子,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拍照。
          采访中方知,张老耳虽稍背,但不用助听器,眼早已老花,每天仍要翻阅报章。指着桌上摊开的书信和《书品》《三点论纲要》《汉字文化》等书,张老说:“老了,一年不如一年了。前几年还能写点东西,现在只能温习旧书,看新书解闷。脑子不会想事喽,不会想事喽。”烈士暮年,夕阳晚照。张岱年先生的确老了。竟在95岁高龄时可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以不能著述、不能思考自憾自责,这是万万我们没有想到的。看着老人书橱中那几欲等身的著述,我们无法慰藉,也无语应答面前这位世纪老人、学术泰斗,心中只有更深的感动和尊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竟在95岁高龄时可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以不能思考、不能著述自憾自责,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B.可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竟在95岁高龄时以不能思考、不能著述自憾自责,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C.可竟在95岁高龄时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以不能著述、不能思考自憾自责,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D.可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竟在95岁高龄时以不能思考、不能著述自憾自责,这是我们万万考虑没有想到的。
    (2)把文中加点的词语“欣然”和“翻阅”用“黯然”和“研读”进行替换,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试分析。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春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帷洒在沙发间沉思不语的张岱年先生身上洒在书桌上、洒在地板上,也洒在散乱的报纸书页上。行不行?请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16 0:30:1组卷:5引用:2难度:0.7
  • 98.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各学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主张。其中,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

    发布:2024/12/16 0:30:1组卷:40引用:17难度:0.6
  • 9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5 22:30:2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10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下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女人鼻子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和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文本二:
    “斯嘉丽,我这人向来没耐心拼补碎片,骗自己破镜可以重圆。东西碎了就碎了——我宁肯记住它完好时的模样,也不想拼拼补补再一辈子盯着那破过的地方。”他叹口气,“我年纪太大,不相信冰释前嫌重修旧好之类的动人鬼话。我年纪太大,不能再靠彬彬有礼的梦想,一辈子撒谎过日子。我不能跟你一起生活,既骗你又骗自己。”
          白瑞特快快吸口气,轻松却柔和地说:“宝贝儿,我不在乎你啦。”
          她默默地看着白瑞特上楼去,但觉喉头疼得快憋死人。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消失在楼上过道里。她的最后一线希望也随之远去。现在她才明白想求助他,感情或理性的一切努力都白费力气,他那冷静头脑的决定不会动摇半分。现在她才明白他方才话说得轻松,却句句当真。她懂了,因为他身上具有刚强不屈、绝不妥协的个性——这些东西她一直想在艾希礼身上找,却一直找不到。
          她所爱的这两个男人她都没能真正了解,所以都只好失去。现在她才隐约意识到倘若她真了解艾希礼,就绝不会爱他了。倘若她真了解白瑞特,也绝不会失去他。她万分凄凉地想,这辈子她到底真正了解过谁?
          此刻,心神麻木。她经历得多,晓得麻木过后就是剧烈的痛楚,撕皮裂肉,一如身体被外科大夫一刀切开,片刻的无感觉,随即就疼得要命。
    “现在甭想啦,”她咬咬牙,“现在琢磨失去他的痛苦,我会疯的,明天再想好了。”
    “可是,”她的心在呐喊,刀绞般地疼,“不能让他走!一定还有法子!”
    “现在甭想啦!”她又在心里大声说一遍,想把忧伤推开,想挡住滚滚而来的痛楚,“对了,明天我回塔拉去。”想到这儿,她心情稍稍平静。
          她现在不愿想,她只要一个容她生存、容她痛苦的小天地,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好舔舐自己的伤;一个避难所,好筹划以后的战斗。一想到故乡塔拉,就仿佛有只凉爽温柔的手在抚慰她作疼的心。她仿佛看到那幢白房子在闪光,在欢迎她归来;乡间宁静的暮霭正向她徐徐降下,为她祝福;露珠正悄然滴落在无边的绿野、雪白的棉桃上。通往塔拉的林荫道,雪松郁郁苍苍;一丛接一丛的茉莉花,映衬雪白的墙壁,欣欣向荣;洁白的窗帘随风起舞。这美丽的图景让她感到慰藉,给她增添了几分力量,心头创痛与悔恨顿时轻松不少。
          以祖先面对失败绝不低头的精神,她扬起下颌。她要赢回白瑞特,她晓得她办得到!只要她下定决心,没哪个男人她得不到。“一切等明天回塔拉再细想,明天就挺得住了。得想办法夺回他的心。说到底,明天总是个新日子。”她想。
    (节选自玛格丽特•米切尔《飘》)(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写女人在院里等丈夫,是担心水生会带回不好的消息,而很晚才回,说明斗争形势严峻,为下文的情节发展蓄势。
    B.文本一中水生嫂虽是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在抗战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是和《祝福》中祥林嫂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
    C.文本二中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塔拉庄园既是斯嘉丽生活的环境,又是她精神家园的象征,成为她迷茫时的精神寄托。
    D.两个文本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既能突破时空制自由讲述故事,又能全面表现人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同为女性形象,选文中水生嫂和斯嘉丽都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表现手法各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其小说融叙事、写景和抒情于一炉,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有“诗体小说”之美称,请结合文本一,浅析小说的诗意之美。

    发布:2024/12/15 17:0:1组卷:9引用:3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