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2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0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古代,瘟疫灾害爆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远超水旱灾害          战争。简单的史料记录背后,常常是                 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经历多次教训后,“切断传染源”便成为面对“大疫情”时执政者们的重要举措。如宋神宗年间的虔州瘟疫,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源被污染所致,新任知州刘彝以“雨污分离”的思路                当地水渠,建成了著名的“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  ①),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隔离法,始于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记载,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                切段传播源。唐代时由僧人开设的用来隔离收治病患者的乞丐养病坊,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大量官办养病机构,(  ②)。清代的法律规定: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凡海外来华的船只,要严格排查“出痘者”,切断一切输入通道。
    (摘编自《中国科普》)(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 触目惊心 构建 从而
    B.甚至 惊世骇俗 重建 进而
    C.以至 惊世骇俗 构建 进而
    D.甚至 触目惊心 重建 从而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境内如发现天花患者,应酌情将其隔离,海外来华的船只,要适当排查‘出痘者’依礼切断输入通道。”好吗,为什么?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12引用:15难度:0.9
  • 14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材料二: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盆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实实。地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材料三: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1)下列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她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材料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材料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她,这是少女虚荣心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材料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材料二,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材料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材料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材料二写香雪的动作、材料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出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3)请根据小说的特点,分别给三则材料拟写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4引用:3难度:0.5
  • 14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①
     
    ”,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②
     
    。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读厚”的过程,其实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架构知识网的过程。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③
     
    ,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发布:2024/12/13 23:0:1组卷:24引用:11难度:0.7
  • 14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下面的漫画内容,并说明漫画寓意。
    (1)内容(80字左右):
     

    (2)寓意(30字左右):
     

    发布:2024/12/13 22:30:1组卷:6引用:4难度:0.7
  • 145.“一带一路”是一种经济整合大战略,如图为“一带一路”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一带一路”下一个定义。

    答:
     

    发布:2024/12/13 22:0:1组卷:9引用:13难度:0.7
  • 14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3 19:30:2组卷:160引用:10难度:0.9
  • 14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介绍,全国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疗病症,还能通过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在后续的康复上大有裨益。
          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
    (摘编自唐伟《让中医药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材料二: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而西医对看似相同的病症采取同一方法进行处置。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自信,往往陷入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科学的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扯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企图攻城掠寨。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国学》)
    材料三: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因为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导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化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它表现在:一是以具体替代抽象和以偏概全。用某类具体科学的标准作为科学观的标准,就恰如以女性标准作为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一样,其结果必然错误。二是忽略和排斥学科性质可以兼备的客观特殊性。与中医类似的某些学科明显兼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故评判时理应以双重标准同时衡量。三是对实证量化的迷信。实证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采取掂,看、拍、弹,即如中医“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结果也准确。可见自然科学的实践,也有非实证而能宏观整体感知把握之法。
          实证的好处是看得见和可操作性强,但这不能覆盖科学的内涵。因为科学是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与总结,它只强调事物的正确性,而与表现形式、手段及时代等皆无关。不能把因为现在还不能实证的客观事实就概斥为不科学。因为证实的技术每每落后于先进的认识,两者的不同步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如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因此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经络也是如此。今天的科学只是人类对昨天认知的总结,而不是明天科学的终极。可见是否实证与量化皆不能排斥其他可能存在着正确方法。
          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也有人否定中医的重复性,殊不知中医的原理怎能在西医的盘子重复呢?可喜的是,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确实效果后,就把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那科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素呢?
          我认为有四点:自洽性、他洽性、有效性和重复性。这样的科学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所有学科的一把好尺子呢?在我有限的思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
          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
    (摘编自医学教育网)
    [注]麦卡锡主义,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极右的典型代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影响了受访者的选择,导致只有少数人认可或首选中医。
    B.材料二认为,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C.中医基于对特定病情的整体把握作针对性处理,西医以规范划一的科学方式处理。
    D.材料三认为,目前的科学标准还不能准确解读中医理论,并非中医不具备科学性。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和打压,干扰了人们对中医价值的认识。
    B.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即使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疗效显著,也难以证明中医具有科学性。
    C.西方科学家把中医升格主流医学,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D.在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问题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均认可中医。
    (3)下列句子论证观点所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近百年来久争未决。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B.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掂、看、拍、弹,其结果也准确。
    C.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夺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性。
    D.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面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
    (4)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中医的现状如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13 18:30:1组卷:56引用:10难度:0.9
  • 14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_______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 _______,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  )。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_______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仅仅是表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本质的事物现象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________,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必须 对举 换言之
    B.必须 并存 浅言之
    C.仍应 并存 换言之
    D.仍应 对举 浅言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是言行一致,二是名实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B.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C.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表里一致,三是言行一致
    D.一是表里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名实一致
    (3)文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学不仅仅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所以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B.文学不仅仅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C.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D.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所以也必须对于本质的事物现象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发布:2024/12/13 18:0:1组卷:29引用:8难度:0.5
  • 14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有人提出过“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 桶”里放“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 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 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 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 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 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 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 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能把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语言通顺。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

    发布:2024/12/13 18:0:1组卷:26引用:13难度:0.9
  • 15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3 17:30:2组卷:21引用:2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