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741.难点①: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52742.研习小说第一、二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是第一次提及党费,在外界环境相当恶劣的情况下,黄新还不忘党费的事,那背后对党的忠诚和那份深厚的党员情可想而知。
B.在“我”的坚持下,没有把钱带走,而是换成了一些实用的东西,当做党费。这里提及党费,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C.敌人实行“移民并村”的绝招,妄图切断我们和群众的联系,各地的党组织也被搞乱了,要坚持斗争就得重新建立组织。于是就出现了“我”与黄新同志的见面。
D.整篇小说随着黄新的叙述,情节不断向前推进,一步步地揭示出这位普通的女共产党员内在精神的崇高与壮美。
(2)小说开头有何作用?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1难度:0.8274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迷娘(之一)
歌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了柠檬花、蓝天、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昂的月桂等意象,具有画面感和诗意。
B.诗歌的抒情主人公迷娘是一位意大利少女,她对自己的祖国充满无限眷恋。
C.第二节描写的是具有巴黎式风格的建筑,其中的大理石雕塑仿佛也被迷娘的身世所打动。
D.“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一句中,可怜”一词,体现了对迷娘命运的同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节诗的最后三行遥相呼应,一唱三叹,具有回环往复之美和强烈的抒情效果。
B.“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一句中,“凝望”运用了拟人手法,具有引人思考的意味。
C.从整体来看,诗歌所绘之景令人心驰神往,诗意化的语言饱含韵律感。
D.“爱人”“恩人”“父亲”三种称呼在文中交替出现,称呼不同,所抒之情完全不同。
(3)请简析“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危崖欲坠,瀑布奔忙”的内涵。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5274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8引用:3难度:0.92745.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务耕织 (
②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 (
③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④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72746.作者反复说白莽、柔石是自己“很好的朋友”,还说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请分别说明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了二人怎样的特点。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2难度:0.52747.下面几段文字,完成各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指出下列句中的“此”指代的内容。
①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
“此”指代
②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此”指代
③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此”指代
(2)解释下列句中所提到的各种人。
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中国人:
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苟活者:
③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真的猛士:
(3)第一段开头强调指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的分析。
(4)这几段文字很好地总结了全文,试讲出三点理由来。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52748.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3难度:0.82749.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tīng)(
②(sōng)惺(
③(kǎi)(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1难度:0.92750.在课文第四部分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