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9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报纸微博并不只发布事实性新闻,评论同样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体现报纸微博的水平、深度和情怀的地方,一些报纸微博也因此引人关注,让部分评论员 。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 ),就是标与本的问题。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评论可被视作“治标”,由事件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可被视作“治本”。对新闻评论来说,目标自然是能做到标本兼治。但问题在于本的问题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否则也不是本了。比如腐败的案件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司法公正、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保障之类的建议是经常在新闻评论中出现的。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 的,而且有些方面是始终没有付诸实践,所以每次有腐败案件被曝出时,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久而久之就不免有了 的印象。“公知”的污名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当中国出现负面新闻时,用体制来进行解释总是不会错的,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所以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也是正常的。这种困境对于报纸微博来说更难处理,因为140字的篇幅对于评论有很大的限制,几乎只够陈述观点,而无法进行逻辑推导和具体证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 遍地开花 一挥而就 陈词滥调
B.脱颖而出 层出不穷 一蹴而就 陈词滥调
C.鹤立鸡群 层出不穷 一挥而就 老生常谈
D.鹤立鸡群 遍地开花 一蹴而就 老生常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B.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C.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D.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评论员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B.评论员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C.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D.有个困境难以解决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4难度:0.62942.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当代著名学者钱锺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锺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4日,有改动)(1)(思维提升)三言两语话主题。文章开头引用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的名言,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语言建构)靓词美句随时记。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62943.填空。
(1)《包身工》的作者是
(2)报告文学是新闻的一类,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和特写的总称。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82944.阅读课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成问题。
文章在论证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将使用对比论证的地方找出来并简要赏析。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1难度:0.52945.重点②:文中的“苟活者”指的是什么人?如此称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62946.难点:请阅读《草叶集》中的其他诗篇,然后结合本诗,谈谈对诗中“我”这一形象的理解。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52947.仔细观察下面的图表,概括出三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字。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6294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
(1)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
(2)《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3)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极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4)文章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只是用来点明开追悼会的时间。
(5)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6)“三一八”惨案后,那些害怕反动势力、苟且偷生的人,将会被血的事实惊醒,逐渐看到革命的希望,而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将更加勇敢地投入到斗争中去。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82949.《玩偶之家(节选)》课文最后一部分,娜拉和海尔茂进行的“正正经经”的谈话,展现了娜拉思想意识的觉醒过程。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2难度:0.8295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举类迩(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1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