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94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6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341.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11:0:1组卷:195引用:6难度:0.9
  • 342.如图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发布:2024/12/2 11:0:1组卷:34引用:25难度:0.3
  • 3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的春天,不像平原春水细雨中抽丝的青柳,也不像桃花般嫣红的江南少女。青海湖的春天是令人狂喜的诗,是阴阳交汇的歌,是叫人忘却忧伤的梦。更何况,只有青海湖的春天,才能让你亲眼目睹,海拔4000米以上的野生植物,如何在雪中复苏;让你看到,荒芜寂寥的大地,①                             敞开胸怀,拥抱生命,感受到草原人并非单调、枯燥的生活。
          高贵的天鹅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青海湖。但是,来自我国南方、东南亚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鱼鸥、鸬鹚,又日夜兼程,不辞辛苦地向青海湖飞来。
          我们无法探知鸟儿的内心。却可随意在青海湖看到,每一只展开双翅的鸟儿,满怀爱意追逐配偶、欢悦腾飞的情景,会发现即便是舞蹈、唱歌、捕食,它们的心思也全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只围着、顾着亲爱的伴侣。5、6月,雌鸟开始孵卵,鸟儿已不像初来时那般兴奋、好斗。②                                      ,雄鸟在一旁精心守护,或飞来飞去地为雌鸟衔食喂饭,等待宝宝出世。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拟人、借代
    B.夸张、比喻、排比
    C.比喻、拟人、排比
    D.借代、排比、对比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每一只展开双翅的鸟儿,追逐另一只鸟、腾飞的情景,会发现即便是捕食,它们的心思也全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只围着另一只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发布:2024/12/2 10:30:2组卷:4引用:4难度:0.6
  • 34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则反本 穷:贫穷
    ②亡走赵,赵不 内:同“纳”,接纳
    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④争宠而心其能 害:害怕
    ⑤屈平草稿未定 属:通“嘱”,嘱托
    ⑥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从容:委婉得体
    于辞令 娴:熟练,熟悉
    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 适:到某地去

    发布:2024/12/2 9:30:2组卷:6引用:2难度:0.6
  • 3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奋斗的(  )是自力更生,这是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引领时代伟大跨越的经验总结。对黄旭华来说,①_______不仅意味着毅然奋起、百折不挠的决心,更体现在为了成功,他开动脑筋,自创了许多科研机制。这些机制看着土,却(  )。思想认识,是打开工作局面的总开关。面对一时难以处置的困难和矛盾:黄旭华从《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实践是第一要素和抓好主要矛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统一思想认识后,黄旭华开始组织大家调查研究。他(  )团队成员,收集资料时要带上“三面镜子”:用“放大镜”,沙里淘金,追踪线索;用“显微镜”,去粗取精,看清实质;②_______,鉴别真假,去伪存真。黄旭华还运用系统论思想,悟出了“在综合上发展就是创新”“综合出尖端”的融合创新之道。他说,越是复杂的尖端工程,越是要利用成熟的技术加以综合集成提高,特别是总体研究设计,更要在综合运用上(  )、下功夫。一个团队,若人人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③_______。一个国家,若人人都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必将是一个大写的国度。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点 行之有效 告诫 做文章
    B.起点 立竿见影 告诫 做学问
    C.起点 行之有效 诫勉 做文章
    D.基点 立竿见影 诫勉 做学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矛盾,黄旭华从《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实践是第一要素和抓好主要矛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
    B.面对一时难以处置的困难和矛盾,黄旭华从《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把实践是第一要素和抓好主要矛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
    C.面对一时难以处置的困难和矛盾,黄旭华从《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实践是第一要素和抓好主要矛盾的基本观点便被运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
    D.面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矛盾,黄旭华从《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把实践是第一要素和抓好主要矛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
    (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三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发布:2024/12/2 9:0:2组卷:14引用:8难度:0.5
  • 346.读课文《包身工》,“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8:0:27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34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2 8:0:27组卷:128引用:4难度:0.9
  • 34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少举明经,累迁至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是岁,又迁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检校内史。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茸。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
          时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承嗣亦尝返谮昭德,则天曰:“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
          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资笑。是时,来俊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B.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C.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D.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的名称,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
    B.明经,唐代科举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
    C.凤阁,官署名,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最高长官称内史。
    D.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副职,负责保护太子,与太师、太傅及其副职都属东宫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昭德年少有才,为官治事有方。他曾经参与都城改建事务,广受人们赞誉;又巧妙地运用积石分流,解决了桥梁漂损问题。
    B.李昭德很有见解,深得女皇信任。他说服武则天解除武承嗣的机要大权;而武承嗣对他的诬陷,则被武则天坚定地予以反驳。
    C.李昭德生性强直,不畏权贵皇亲。在王庆之聚众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一事上,李昭德主动问责,态度强硬,最终杖杀王庆之。
    D.季昭德痛恨谀佞,敢于揭露指斥。来俊臣等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人惧怕,李昭德常于朝上奏其恶行,使其党羽略有收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
    ②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
    (5)李昭德是如何劝说武则天不要将重权交给武承嗣的?

    发布:2024/12/2 8:0:27组卷:28引用:6难度:0.4
  • 34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坚定理想,要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并 _____,为此奋斗终生。他的一生都充满着斗争精神。从1843年《莱茵报》被查封到1845年避难于布鲁塞尔,现实的困难没有使马克思放弃对真理的探寻。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写下了“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 _____,引人深思。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从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同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使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新局面。《共产党宣言》中多次提到斗争,(  )
          当近代西方的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 _____,使中国的主权遭受严重践踏。1919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希望,带来了方向。李大钊用“阶级斗争”高度凝练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精神。毛泽东后来在对《共产党宣言》进行学习后,也 _____“阶级斗争”是《共产党宣言》的要义。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正是延续不断的斗争精神,使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恰当的一项是
     

    A.矢志不渝 振聋发聩 签订 认为
    B.至死不渝 醍醐灌顶 签署 认可
    C.矢志不渝 醍醐灌顶 签署 认为
    D.至死不渝 振聋发聩 签订 认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斗争的本质是阶级问题,无产阶级若要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必须将斗争坚持到底。
    B.阶级问题是斗争的本质,若要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必须将斗争坚持到底。
    C.斗争的本质是阶级问题,如果斗争没有坚持到底,无产阶级将无法实现自身的解放。
    D.阶级问题是斗争的本质,只要将斗争坚持到底,无产阶级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马克思主义在1919年传入中国,给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B.1919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救亡图存的国民不仅带来了希望,而且指明了方向。
    C.1919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D.在1919年,中国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给救亡图存的国民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发布:2024/12/2 8:0:27组卷:4引用:9难度:0.7
  • 35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交往见人品
    周国平
          ①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②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③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④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一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⑤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⑥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⑦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第⑦段说“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请阅读全文,概括出“称心的旅伴”的特征。
    (2)除了道理论证,第③段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请你举出一个能证明“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的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 7: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