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931.写作表达。
请你根据《兰亭集序》的内容,为到兰亭景区游玩的游客介绍一下当年兰亭集会的情况。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7293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2)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62933.成语积累。
(1)循序渐进:
(2)叹为观止:
(3)不可或缺:
(4)微不足道:
(5)无影无踪:
(6)气势磅礴:
(7)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好高骛远 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辨析: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0难度:0.7293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做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作了作,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
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1)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2)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0难度:0.52935.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问题。
(1)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B.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
C.“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暂的感伤。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是作者在领略到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赞美和不能及早返归自然的惋惜之情。
(2)本段中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5293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1难度:0.92937.下列与“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中“胜”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8293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鹏,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写到了黄鹂的外形。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这首诗写的是黄鹂,是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诗人借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来抒发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掠颜色”比喻黄鹂,“一掠”写出黄鹂飞临时速度之快,给人带来视觉冲击。
B.第二节黄鹂“飞了”与我们“等候它唱”“静着望”形成反差,隐含诗人情绪转变。
C.“飞了”“不见了”“没了”用词朴实,平中见奇;语意同中有异,层层加深。
D.全诗两节末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自然熨帖,两句看似完全一样,但传达的情感不同。
(3)诗歌结尾“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一句有何作用?请加以赏析。
(4)黄鹂象征着什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3难度:0.32939.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义:
今义:适合;恰好;舒服;去,往;出嫁
(2)空中而多窍
古义:
今义:天空中;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
(3)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0难度:0.7294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故
①轩东故尝为厨
②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③温故而知新(《论语》)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