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96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7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91.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现在社会物质诱惑太多,只有通过各种文艺节目才能有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反驳: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方式有很多,并不是一定要通过文艺节目。
    ②你认为大量低俗的文艺节目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吗?
    【问题】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看似无法达成的目标,在优秀的领导人物的带领下,都会轻而易举地实现。
    反驳: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20引用:16难度:0.6
  • 9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冲锋陷阵 指点汀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B.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120引用:107难度:0.8
  • 9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148引用:13难度:0.5
  • 94.结合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50引用:7难度:0.8
  • 9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947年,福克纳被要求评价美国最重要的作家,提到海明威时,他说:“海明威没勇气,从没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从没使用过一个得逼着读者查字典看用法对不对的词。”海明威知道后大发雷霆,因为他一向是以硬汉形象立于文坛,而且以此为豪的,“没勇气”可能是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海明威让他的一位将军朋友出面为他的勇气作证,这位将军写了三页纸的长信,来证明海明威当战地记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
          海明威和福克纳原本是朋友,但从此之后成了敌人。海明威也针锋相对地攻击福克纳,甚至说:“只要我活着一天,福克纳就别想因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
          福克纳与海明威的矛盾源于一种逻辑误解。请具体说明。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12引用:7难度:0.6
  • 9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我自己不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谋得斯通小姐很少给我来信,谋得斯通先生更是只字未写。他们只给过我两三包现成的或修补过的衣服,由昆宁先生转交给我。每次只在里面夹个字条,上面写的大意是:简•谋希望大卫•科努力工作,专心尽职--我除了老老实实安心做个苦力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指望,他们连一丁点儿暗示也没有。
          就在第二天,我心里正在为自己打定的主意七上八下时,事实已向我证明,米考伯太太并不是无缘无故说到他们要走的。他们在我住的那家租了个地方,说好只住一个星期,到期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普利茅斯。当天下午,米考伯先生亲自到货行账房间,告诉昆宁先生说,到他动身那天,他不得不撇下我了,而且还对我的人品大大称赞了一番,我相信,对这种称赞我是当之无愧的。于是,昆宁先生叫来了车夫蒂普,他是个结了婚的人,而且有一个房间可以出租。昆宁先生定下这个房间,让我寄住在他家--他有一切理由相信,我们双方一定都会同意,因为我什么话也没说,虽然此时我已经下定了决心。
          在我跟米考伯夫妇住在一起的那几天里,晚上我都是跟他们一块儿度过的。在这几天里,我觉得我们相互之间更加亲密了。最后那天星期天,他们请我吃中饭。我们吃的是猪腰肉蘸苹果酱,还有一个布丁。在头天晚上,我买了一只带斑点的木马,送给小威尔金斯•米考伯--那个男孩;又买了一个布娃娃,送给小艾玛,作为临别的礼物。我还给了那个孤儿一个先令,她就要给遣散回去了。
          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以后只要提到米考伯先生这段艰难的日子,我决不会不想起你。你的所作所为都表明,你是一个最能体贴别人、最肯帮助别人的人。你决不是我们的房客,你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我的亲爱的,”米考伯先生说,“科波菲尔。”近来他已经习惯这样称呼我了,“这孩子心眼好,别人有困难、不得意时,他能同情他们;而且头脑灵活,会打算,有一手--简而言之,有能耐,能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
          对他的这番称赞,我表示领受,同时说,我为我们的即将分别,心里感到很难过。
    “我亲爱的年轻朋友,”米考伯先生说,“我比你年长几岁,在做人方面总算有点经验了,而且--简而言之,在对付困难方面,也算有点经验了,总的说来是这样。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奉赠,只有几句忠告。不过我的忠告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自己--简而言之,我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这一忠告,才成了”--米考伯先生一直眉飞色舞,有说有笑,可是说到这儿,却一下停住了,皱起了眉头--“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
    “我亲爱的米考伯!”他太太求他不要这样说。
    “我要说,”米考伯先生回答说,这时他已完全忘了自己,重又微笑着,“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我要给你的忠告是,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这是我那可怜的爸爸的座右铭。”米考伯太太说。
    “我亲爱的,”米考伯先生说,“你爸爸,从他的作风来说,是很好的。老天决不会让我说损害他名声的话的。拿他整个人来说,我们也许再也不可能--简而言之,再也不可能结识到像他那样的人了。他那么大年纪,还打那样的绑腿,还能不戴眼镜读那么大的字。不过,他把那座右铭用在我们的婚事上了,我亲爱的。我们的婚事实在办得太早了,结果,弄得我永远弥补不上花掉的那笔费用。”
          说到这儿,米考伯先生转脸看着米考伯太太,补充说:“我并不是为这件事懊悔。完全相反,我的宝贝。”说完这话,他有一两分钟神情很严肃。
    “我另外的一句忠告,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你是知道的。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景象,这一来--这一来,简而言之,你就永远给打败了。就像我这样!”
          为了要使他这个榜样给人以更深印象,米考伯先生带着十分欢畅满意的神情,喝下了一杯潘趣酒,接着还用口哨吹起了《学院角笛舞曲》。
          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上帝保佑你!我永远也不会忘了你的一切,你知道,即使我能忘记,我也决不肯忘记。”
    “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再见啦!祝你一切幸福,万事如意!要是在岁月的流逝中,我能使自己相信,我这遭受摧残的命运,能成为你的一个鉴诫,那我就会觉得,我活在世上一场,还不完全是白白地占了别人的位置。如果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我相信会有这一天),我有能力改善你的前程,那我就太高兴了。”
          我想,当时米考伯太太带着孩子,坐在马车车厢的后面,我站在路上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她眼前大概一下子云开雾散,看到我其实还只是一个小孩。我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带着一种新的慈母的表情打手势叫我爬上车,用双手搂住我的脖子,吻了我一下,就像吻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马车走动起来时,我差一点没来得及下车。他们朝我挥动着手帕,弄得我几乎看不到他们一家人了。马车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和孤儿茫然相对地站在路中央,随后我们就握手道别。我猜想,她又回圣路加济贫院去了,我则上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我那疲劳乏味的一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考伯先生一家决定离开伦敦前往普利茅斯,临别前与“我”相处的日子和最后的告别,都表现了我们对这段感情发自内心的珍重。
    B.“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这句郑重的座右铭被米考伯先生用来谈论自己的婚事,表达了对自己婚姻的调侃,显示出小说幽默风趣的一面。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比如送别时米考伯太太的表情和动作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慈爱和对我的不舍。
    D.“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是小说极力塑造的主人公,这与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中“我”的作用是相同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我与米考伯先生一家友好相处,以自己的真诚获得了他们的认同。
    B.欢畅满意:米考伯先生对自己能够从丰富的阅历获得人生忠告感到非常得意。
    C.茫然相对:与米考伯先生一家人告别后,我和孤儿都感到非常地伤感和失落。
    D.疲劳乏味:表达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厌倦,呼应开头试图逃离这种生活的愿望。
    (3)米考伯太太对“我”说:“你决不是我们的房客,你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她这样说是因为“我”做了哪些事情?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和本文加以概括。
    (4)米考伯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6 14:0:1组卷:26引用:8难度:0.6
  • 9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  )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地面顺应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  )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形成一个庞大的①________。在紫禁城内部,则用干沟、支沟、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沟通各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建造了一个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②________。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再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  )“沟眼”,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  )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史上整个系统固定时间淘挖养护,近年来,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所以无论雨量多大,故宫③______。可以说,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准 流向 经过 汇聚
    B.精准 通向 穿过 汇集
    C.精巧 通向 经过 汇集
    D.精巧 流向 穿过 汇聚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世代传承,沉淀在故宫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B.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积淀在故宫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C.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D.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的故宫排水系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发布:2024/12/16 13:0:1组卷:12引用:5难度:0.7
  • 9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不许。临曰:“有所疑,丞执其罪。”令移疾,临悉纵归,与之约,囚如期还。再迁侍御史。大夫韦挺责著位不肃,明日,挺越次与江夏王道宗语,临进曰:“王乱班。”道宗曰:“与大夫语,何至尔!”临曰:“大夫亦乱班。”挺失色,众皆悚伏。俄持按狱交州,出冤系三千人。累迁大理卿。高宗尝录囚,临占对无不尽,帝喜曰:“为国之要在用鼻,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惟是折中,以称朕意。”它日复讯,余司断者辄纷诉不臣,独临所讯无一言。帝问故,答曰:“唐卿断囚不冤,所以绝意。”帝叹曰:“为狱者固当若是。”乃自述其考曰“形如死灰,心若铁石”云。永徽元年,拜御史大夫。萧龄之尝任广州都督,受赇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临建言:“群臣不知天子所以议之之意。王族戮于隐,议亲也;刑不上大夫,议贵也。今龄之贪赃狼扈,死有余咎。陛下以异于它囚,故议之有司,又令入死,非尧舜所以用刑者,不可为后世法。”帝然之。龄之,齐高帝五世孙,由是免死。临累迁吏部尚书。初,来济谪台州,李义府谪普州,临奏许祎为江南巡察使,张伦剑南巡察使。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临俭薄寡欲,不好治第宅。性旁通,专务掩人过。见妻子,必正衣冠。
    (选自《新唐书•唐临传》,有删改)[注]①议亲: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②议贵:对显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B.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C.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D.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有时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B.节,文中指符节,古代朝廷任命官员的委任状。用竹、木、玉或金、铜等制成。
    C.天子,古代统治者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故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D.尧舜,尧和舜,传说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体恤百姓,为人宽仁。他在万泉任职时,勇于承担风险,让一些囚犯回家做事,并与囚犯约好返回的日期;他注重遮掩别人的过失。
    B.唐临刚强正直,不惧权贵。大夫韦挺越位和郡王李道宗交谈,唐临先指责郡王李道宗违规,后指责大夫韦挺违规,众人都害怕而心服。
    C.唐临执法公正,深得赏识。他判案宽严适度,符合皇帝的意旨,他判案时不说一句话,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皇帝给他很高的评价。
    D.唐临忠于职守,敢于进言。他对身份特殊的萧龄之的量刑发表意见,列举依据,认为不应该处死萧龄之,得到皇帝认同,萧龄之得以免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
    ②受赇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
    (5)唐临为什么认为不能处死萧龄之?请简要说明。

    发布:2024/12/16 11:30:2组卷:42引用:12难度:0.7
  • 9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英雄
    古昊
    “当他在半空中的时候,会想些什么?”云峰点着烟,沉默了一会儿,把问题抛给我。
          云峰是个沉闷的人。他调进我们栖霞寺管理处一个多月了,才说了不超过10个字。平时,我和云峰在寺院里察看时,他总是会和虔诚的香客们一起双手合十,默念着什么。直到一场午雨后,他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我才知道,他默念的其实是一个名字:小陆。而名字背后的故事,我没有主动问他。
          但对于云峰的疑问,我真的入心了,上网查阅资料,据有死亡体验的人描述,人在死前会有飞翔的感觉,身边会出现鸽子或者大雁,甚至会有祥云。
    “真的吗?”云峰听了,眼睛紧盯着我,“这要是真的多好!”但我不相信,只是嘴上没说罢了。云峰把烟头在烟灰缸用力掐灭,又拿起茶杯浇了些水说,我跟你说说小鹿吧。
    “他应该活在舞台上,而不是战场。”云峰说的是他的战友小陆。云峰说他平时喊他其实叫的是“小鹿”,皮肤白净,身材高挑,手脚修长,走起路来脖子笔挺,步态轻灵,似乎只要他愿意,就可以飞起来。
          那时,三年兵云峰和新兵小鹿,并没想过,自己真的会走进战火硝烟。那时,连长和指导员正在描绘开水渠、种大棚蔬菜的宏大蓝图,准备送小鹿到农校学习果树种植,让云峰去买十来头小猪养起来,让战士们多吃猪肉,多吃果蔬。
          第二年的春天,和往年的春天没啥两样,天空是蓝的,水是清的,风是柔的。而千里之外的边防线上,天空已经失血,硝烟弥漫,满目荒芜。二连接到上级命令:准备上前线轮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官兵们迅速转入战前训练,卧雪爬冰,风从身上刮过的时候都是带刀带刺的,每天早上的五公里全副武装,到达终点时,鞋子里能倒出水来。他们还学了几句缴枪不杀、放下武器这样的“洋话”,这些都是和敌人面对面拼刺刀才能用得上的话,简短却滚烫有力。小鹿学得快,心里却更添了几分紧张。看着小鹿时常紧闭的嘴角,云峰忍不住想笑。
          云峰本就是个黑大汉,三个月的集训下来,变化并不大,小鹿白净的脸已经变得粗糙干裂。早上,又一趟五公里越野跑下来,云峰扔给小鹿一根“红塔山”,“抽一支,解乏。”小鹿朝天上吐出一口浓痰,却软沓沓地摆手。云峰就笑:“抽吧,上去了,还不知道能抽几天呢。”小鹿没想过能不能回得来的事情,他是一心想着要去农校的。但小鹿还是接过烟,这是他抽的第一根烟。小鹿吧唧着嘴,那种表情,说不上是苦涩还是解乏。
          6月的雨天,二连跟随大部队的车队从驻地出发,路两边的树,急匆匆地向后跑去。在雨停之后,云峰看见小鹿悄悄地抹眼泪,自己不禁眼眶也湿了。他们都没有把要上战场的事告诉给家里,云峰知道,小鹿肯定也是想起爹娘了。
          汽车改换列车,列车又改换汽车,从雨天驶过晴天,从土路驶上盘山路。凌晨时分,部队到达驻守阵地。这里是一个山窝,周围山峦叠翠,雾气弥漫,凉风习习,站在山脚,人就像跌落在海底。
          战争是个坏孩子,你不知道它啥时候就怒火冲天。当第一颗炮弹在掩体外爆炸,把碗口粗的松树削成两截时,云峰的耳膜似乎要震破了,小鹿眼睛紧紧盯着那半截树桩,脸色苍白。
          战争就这样急速抵近。云峰和小鹿分在一个战斗班,冲锋陷阵,吃饭睡觉,两人形影不离。几天摸爬冲杀之后,小鹿慢慢地松弛下来,烟一根一根地抽着,把云峰的那句话挂在嘴上,“还不知道能抽几天呢”。
          那晚上,只容得下两人的掩体外,月亮格外温柔,月光洒满一地。难得的宁静,云峰很快就睡着了。云峰的梦里没有战争,只有几头小猪仔在哼哼。
          天热起来了,丛林里的蚊子倒不是最难受的。对小鹿来说,战场的尸臭味是最让他难受的。一场战斗下来,残肢、血流的血腥味道,会像鸟爪一样挠嗓子眼儿,而不是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简单。
          正午,太阳正烈,战火稍作停顿,官兵们抓紧时间吃饭。对战士们来说,猪肉罐头就是美味了。小鹿打开罐头,边吃边从外面走进掩体,鼻子左闻右闻的,今天的尸臭味咋这么重呢?
          云峰瞄他一眼,你看看你肩膀。小鹿一扭头,脸都黑了,敌人的一小块残肉正落在肩膀上。小鹿扔掉手里的罐头,“哇哇”地,将嘴里的那口午餐肉全吐了,脱下衣服扔到边上。光着膀子的小鹿,闪电一样的疤痕,从肩膀划到腰眼上。那以后,小鹿的胃里就没有过肉了。
          阵地继续向前推进,战斗越来越惨烈。树梢的天开始黑下来的时候,小鹿和云峰从左右两侧向高地匍匐,子弹、炮弹在空中炸裂、尖啸、飞掠。
          一朵云在树梢躲避的当儿,一枚炮弹在小鹿身边炸响。云峰眼睁睁地看着,小鹿被掀到空中,人被拦腰削成了两截。半空中的小鹿,没有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在空中喊叫,而是静默的,就像刚刚抽过一根“红塔山”后的沉默--不仅会有鸽子、大雁,还会有祥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峰虽然是个沉闷的人,但提起小陆,他有说不尽的故事,这其中包含了痛失战友后浓浓的思念和哀伤之情。
    B.云峰和小陆没想过要走上硝烟战场,他们当兵,只是想种菜养殖,让战士们吃好喝好,做一名合格的后勤兵。
    C.虽然战争很残酷,但云峰和小陆却在战争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他们一起吃饭睡觉,冲锋陷阵,血腥中包含温情。
    D.战争的实况,远超影视剧里的描述。与丛林里的蚊子相比,一场战斗下来残留的各种味道,更让小陆感到难受。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他在半空中的时候,会想些什么?”文章以设问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闪电一样的疤痕”,看似闲笔,却写出了战士的伤残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惨烈。
    C.“抽烟”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云峰和小陆在战场上抽烟,主要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的恐惧。
    D.结尾想象小陆被炸到空中时有鸽子、大雁、祥云出现,照应前文,结构完整,也体现了主题。
    (3)文章以“我的英雄”为题,请分析其内涵意蕴。
    (4)文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试举三例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发布:2024/12/16 10:30:4组卷:16引用:10难度:0.5
  • 10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相关链接: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孅至 悉:熟悉
    B.天下财产何得不 蹶:枯竭
    C.禹、汤之也 被:遭受
    D.三曰农功 劝:勉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之有时用之无度 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与赵
    B.民狼顾 而彼奚适也
    C.世有饥穰 夜驰沛公军
    D.日日 国胡相恤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属于反面论述要重视积贮的一组是
     

    ①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④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⑤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选出对阅读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两篇文章的文体都属于“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的文字。
    B.《论积贮疏》第三段从国家存亡高度说明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论证积贮的重要。
    C.《论积贮疏》一文紧紧围绕“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中心论点,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D.《论贵粟疏》一段提出“以粟为赏罚”的具体措施,层层推进;逐层深入,论述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③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了积贮贵粟的哪些意义。

    发布:2024/12/16 10:0:1组卷:35引用:3难度:0.4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