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96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7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10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聂赫留朵夫知晓玛丝洛娃的审判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决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算她现在嫁给我,而我知道那个女人关在本地监狱里,明后天就要同大批犯人流放出去服苦役,难道我能幸福吗?不仅不能幸福,而且内心也不能平静。那个被我糟蹋的女人去服苦役,我却在这里接受人家的祝贺,还要带着年轻的妻子出去拜客。或者,我瞒住首席贵族,同他的妻子无耻地勾搭,同时又同他一起出席会议,统计票数,看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由地方自治会监督学校和类似的提案,事后又约她幽会,这是多么卑鄙呀!”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
    “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来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
          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注①:标题,编者自加。
    (摘编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33章)材料二:
    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      他把臂肘搁在桌上,身子凑近她。这样说话就不会让那个坐在窗台上、络腮胡子花白、脸型像犹太人的看守听见,而只让她一个人听见。他说:
    “要是这个状子不管用,那就去告御状。凡是办得到的事,我们都要去办。”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
    “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可现在呢?他们总是把人家都看成小偷。”
    “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他的心事,却又被她抢在前头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说实在的,大家都弄不懂是怎么搞的,这样一个顶刮刮的老婆子,竟然也叫她坐牢,不但她坐牢,连她儿子也一起坐牢。大家都知道他们没犯罪,可是有人控告他们放火,他们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她就说:‘你跟他说一声,让他把我儿子叫出来,我儿子会原原本本讲给他听的。’那老婆子叫明肖娃。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顶刮刮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怒。”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我如今我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
    “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注②:标题,编者自加。
    (摘编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48章)(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先前糟蹋无辜少女玛丝洛娃,如今勾搭首席贵族的妻子,可见聂赫留朵夫有着贵族阶级的罪恶。
    B.材料二,明肖娃被人诬告放火而蒙冤坐牢,托付玛丝洛娃找聂赫留朵夫帮忙,这是对玛丝洛娃美好品质的认可。
    C.材料二,玛丝洛娃说“我是个苦役犯,是个……”,这直接亮明她不仅是个犯人,还是漂亮的女性。
    D.材料二,聂赫留朵夫求玛丝洛娃回到以往,最后玛丝洛娃拒绝,突显了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地位鸿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情节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聂赫留朵夫对昨天与今天有着两种不同感觉,这鲜明对比,表明他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B.材料二,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既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又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
    C.材料二,“求婚”是一条主要线索,聂赫留朵夫求婚与玛丝洛娃拒绝求婚,这个矛盾深层原因是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普遍歧视。
    D.材料二,以聂、玛二人对话为主,对话起初平和,各言其事;然后因求婚话题产生激烈冲突。情节的起伏,存在脱节,缺少铺垫。
    (3)材料二主体是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对话,试概括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4)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选文中“复活”有着怎样的含义?请结合作品对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分别加以分析。

    发布:2024/12/16 10:0:1组卷:11引用:4难度:0.1
  • 102.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飙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气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
    B.三、四句“飘”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
    C.“轻帆不用楫”与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乘舟体验大为不同。
    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
    (2)诗歌是如何表现羁旅之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6 10:0:1组卷:23引用:11难度:0.6
  • 10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硕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意境。
    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6 9:0:1组卷:58引用:8难度:0.6
  • 10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6 7:30:2组卷:45引用:11难度:0.8
  • 1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②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③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④“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⑤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⑥“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
          ⑦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节选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成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中“我们的家”这称呼主要表现了“我”去米考伯先生家的兴奋。
    B.米考伯太太生活很不如意,虽曾反对米考伯先生招房客来住,但为了缓解经济困难最终同意;她不懂持家,用典当餐具的钱吃喝享受。
    C.第⑤段有关米考伯当过海军军官的叙写,能使读者联想作者参照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经历,米考伯夫妇的身上有着狄更斯父母的影子。
    D.米考伯太太刻意向“我”介绍米考伯家庭的遭遇,“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写出其无力偿还债务的境况,刻画出他们夫妇的无赖形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考伯家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是“一个孤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描绘,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B.第④段写米考伯太太跟“我”谈论现在与她结婚以前的生活比较,表现出她对过去优越生活的怀念,对现在贫困生活的不满、无奈。
    C.米考伯先生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人们将这一典型形象特征概括为“米考伯主义”,可见作者人物塑造之成功、影响之大。
    D.小说以全知视角叙事,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能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也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产生艺术感染力。
    (3)从节选内容看,“我”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怎样的?
    (4)有评论说,狄更斯善于用艺术夸张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塑造的人物属于“扁平人物”。请结合第⑦段中有关米考伯先生的描写,谈谈你对“艺术夸张”与“扁平人物”的理解。

    发布:2024/12/16 7:30:2组卷:13引用:8难度:0.7
  • 10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独 山 梅 花
    王安石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注]上林,指上林苑,皇家园林,暗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和状态,以“何所似”发问,意在强调独山梅花的与众不同。
    B.即使处在寒日野风中,梅花仍是亭亭而立,虽然孤独寂寞,却依然花开艳丽,花香遍野。
    C.尾联写梅花坚守自我,扎根独山直至老去,而不愿意移栽到上林苑中和别的花木争奇斗艳。
    D.这首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半开半谢的独山梅花喻人喻世,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寄托。
    (2)本诗以梅喻人,请具体分析第二联的意蕴。

    发布:2024/12/16 5:0:1组卷:70引用:14难度:0.4
  • 107.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请参照示例)
    示例:材料:当下社会诱惑太多,只有通过文艺节目的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抵御诱惑。
    反驳: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方式很多,并非只有通过文艺节目及其创新才能达成。
    ②低俗的文艺节目也有创新,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吗?
    材料:社会活动中那些看似难以达成的目标,在卓越领导人物的带领下,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反驳:
     

    发布:2024/12/16 5:0:1组卷:10引用:4难度:0.6
  • 10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截止到2月9日12时,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与党员总数占14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在       ,是谁        
    “我是党员,我先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面对        感染的风险,难道他们没有畏惧?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挺身而出,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在牺牲的党员名单中,有不幸被感染的医生,有连续奋战突发疾病去世的民警,也有在落实联防联控中不幸去世的基层工作者,对他们来说,共产党人绝不是一个        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是摆在14亿人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所畏惧 义不容辞 疫病 形象
    B.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疫情 形象
    C.无所畏惧 义无反顾 疫情 抽象
    D.挺身而出 义无反顾 疫病 抽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B.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蕴藏其中
    C.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D.让我们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B.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与病魔的赛跑、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C.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D.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发布:2024/12/16 5:0:1组卷:23引用:12难度:0.7
  • 10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②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1)材料④中“暴虎冯河”是针对弟子
     
    而言的,“临事而惧”中的“惧”的意思是
     

    (2)结合材料,具体谈谈你对孔子“勇”的思想的理解。

    发布:2024/12/16 2:0:2组卷:11引用:2难度:0.4
  • 110.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各学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主张。其中,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

    发布:2024/12/16 0:30:1组卷:40引用:17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