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0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5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亿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因为接受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指示。
B.我们在看到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危险,必须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C.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国家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我们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团结国际友人。
D.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民族高度文化的面貌。
(2)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行文脉络。
(3)本文是毛泽东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稿,次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时,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后来《毛泽东选集》出版时,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如此修改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8引用:3难度:0.5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42引用:5难度:0.9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①。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②,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注]①“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之占。”②悰(cóng):欢乐,乐趣。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标题为“初春病起”,主要内容写岁寒春晚,大病初愈的词人对春天的感受。
B.“东风”二句写东风如约而至,柳际花边已经春意萌动,写出词人的喜悦心情。
C.下片“朝来”二句写初春晨景,色调清新明丽,境界宏大,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
D.最后三句紧扣“病起“二字,写尽管春天已至,而自己病体方愈,仍愿白日卧床。
(2)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作者是如何写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的?发布:2024/12/20 18:0:1组卷:8引用:6难度:0.5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湿度(%)
寿命倍数
温度(℃)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25
150.14
0.74
2.740.19
1.00
5.810.30
1.56
9.050.68
3.57
20.70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3)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发布:2024/12/20 16:30:2组卷:419引用:28难度:0.7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感遇[注]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此诗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当时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此诗借用了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诗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终年常绿,绘制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橘林图景。
B.三、四两句写橘树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
C.五、六两句,写这些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
D.本诗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最后发出桃李难道不能供人乘凉的呼喊,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2)有人认为本诗是借橘树来写自己,那么诗人借橘树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呢?请简要概括。发布:2024/12/20 11:0:1组卷:7引用:10难度:0.5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怀鲁迅》(郁达夫、1936年10月24日)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
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习近平、2019年9月29日)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2019年10月1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三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20 11:0:1组卷:7引用:3难度:0.7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允许出现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萧条的乡村的两极分化景象,只有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
所谓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彻底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机制,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联动,一方面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带动农村发展,引导公共与社会资源优先向农村投入、聚集;另一方面对标城市补齐农村短板,在诸如生态环境、宜居程度等领域激活农村的独特吸引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新思维、新路径、新方略,能够有效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问题。
(摘编自林志鹏《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红旗文稿》2018年10月20日)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统计表2016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2012年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年均实际增长 全国居民 23821元 44.3% 33.3% 7.4% 城镇居民 33616元 39.3% 28.6% 6.5% 农村居民 12363元 47.4% 36.3% 8.0%
材料三:
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前,中国之乡村,从内地到沿海,从城郊到农区,从山区到平原,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割裂向融合转化,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市民化、1000万农村人口脱贫,农村即将消除贫困,全面实现小康。可以说,中国乡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摘编自韩长赋《从江村看中国乡村的变迁与振兴》,《经济日报》2018年6月5日) 材料四:长岩村是贵州省惠水县的贫困山村。2013年,长岩村前任村支书李德云凭借自己长期在外打拼的经验,清楚知道,村里的持续发展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摆脱只靠官方“输血”的困境。
寻找特色产业或许是打通自身“造血“功能的最佳良方。李德云介绍,通过村干部的“取经”以及贵州省茶业专家的实地考察,长岩村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之前地理气候“劣势”成为发展茶产业的“优势”,人少地多的长岩村大举进军茶产业。通过发展茶产业,长岩村两年来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返回了,现在每天在茶场上班的村民有100人左右,多的时候有200多人。
目前,长岩村的茶产业已发展有万亩规模,同时成立了贵州惠水咕噜苗乡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贵州黔色国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同时,也为长岩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摘编自刘鹏《中国乡村变迁观察:生机再现,村民化身“上班族”》,“中国新闻网”2017年5月2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喜人,其中农村居民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但是年均实际增长率却超过了城镇居民。
C.当前,广大农民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走上了消除贫困、全面小康的路,他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有的则已成为城市居民。
D.茶产业不仅为长岩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给其带来了人气,两年来村里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的劳动力返回,现在每天在茶场上班的村民也不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了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党中央实现中国梦和振兴乡村的坚定决心。
B.要避免城乡两极分化,应该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机制,既要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也要让农村对标城市,激活农村的独特吸引力。
C.当前,中国乡村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千年未有的变化遍及中国各地乡村,它是农民与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D.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本是长岩村贫困的主因,现在这一“劣势”已成当地发展茶产业的“优势”,茶产业则为当地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0 10:30:3组卷:4引用:3难度:0.7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20 9:0:2组卷:36引用:7难度:0.5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夸张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________,相得益彰。与这种传统文化的_______、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_______,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查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________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启迪 浸染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 B.启发 浸染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启迪 浸润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 D.启发 浸润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查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查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查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查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发布:2024/12/20 8:0:13组卷:16引用:6难度:0.52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褚亭记
[明]袁中道①
①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子;“此不村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榄李。”子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②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③,嗅之狂醒④,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⑤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缯,可以颗⑥面,其用亦甚夥 昔子瞻作《有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②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冷冷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⑦一台。植竹为亭,盖以著,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著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而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⑨.之哉?日将九锡⑩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选自《珂雪斋集》)
注释:①袁中道,明代文学家,主张“性灵说”。②枳:停留。③商丘之木:《庄子•人间世》中“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④酲:指喝醉神志不清。⑤枅栌:指方木。⑥颥:洗险。⑦夥:多。⑧樾:树荫。⑨宥:通“侑”,酬谷。⑩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
(1)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哉
B.也
C.焉
D.耳
(2)下列有关“楮树”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楮树成荫较早,所以在亭旁种植它。
B.楮树的子可以用来绘染,它并非无用之材。
C.楮树叶有手掌那样大小,树荫可以遮蔽整个亭台。
D.作者日日陶醉于楮树的树荫之中,对其钟爱有加。
(3)对作者提到“商丘之木”用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提及《宥老楮》诗,意在说明楮树之有用,为进一步赞美张本。
B.作者以为楮木虽不能与松柏桃李媲美,但也不像商丘之木于人无用。
C.作者用“商丘之木”的典故强调材之有用无用是随具体情况而定的。
D.作者借“商丘之木”的典故,为后文进一步阐述楮木的作用做铺垫。
(4)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鉴赏第②段画线句。
(5)依据第①段中对楮树“界于材与不材之间”的论述,推测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发布:2024/12/20 4:30:1组卷:23引用:6难度: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