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43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771.阅读墨子《兼爱》(上)的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天下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人若爱身/未兆易谋
    B.视人室若其室/魏王贻我大瓠
    C.使天下兼相爱/彼与彼年相
    D.若此天下治/于其身也,耻师焉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使用设问句,明确指出,天下的纷乱之事,都是起于不相爱。
    B.作者正面立意,号召各方都要互相爱护,以此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C.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追求百姓自由的相爱主张,不断重复,深入人心。
    D.作者在这里描绘的天下兼相爱一旦得以实施的理想社会,颇具感染力。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2772.一本仅用十几万字写出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普及读物《中国读本》,继在我国创下累计发行1000余万册的骄人成绩后,又开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2773.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论辩的魂灵
    鲁迅
          ①二十年前到黑市,买得一张符,名叫“鬼画符”。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显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今年又到黑市去,又买得一张符,也是“鬼画符”。但帖了起来看,也还是那一张,并不见什么增补和修改。今夜看出来的大题目是“论辩的魂灵”;细注道:
          ②“祖传老年中年青年‘逻辑’扶乩灭洋必胜妙法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教”。今谨摘录数条,以公同好——
          ③“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可知矣!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也。无父无君之无政府党,人人得而诛之。”
          ④“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
          ⑤“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竞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⑥“自由结婚未免太过激了。其实,我也并非老顽固,中国提倡女学的还是我第一个。但他们却太趋极端了,太趋极端,即有亡国之祸,所以气得我偏要说•男女授受不亲‘。况且,凡事不可过激:过激派都主张共妻主义的。乙赞成自由结婚,不就是主张共妻主义么?他既然主张共妻主义,就应该先将他的妻拿出来给我们•共’。”
          ⑦“丙讲革命是为的要图利:不为图利,为什么要讲革命?我亲眼看见他三千七百九十一箱半的现金拾进门。你说不然,反对我么?那么,你就是他的同党。呜呼,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提倡欧化者不得辞其咎矣!”
          ⑧“丁牺牲了性命,乃是闹得一塌糊涂,活不下去了的缘故。现在妄称志士,诸君切勿为其所愚。况且,中国不是更坏了么?”
          ⑨“戊能算什么英雄呢?听说,一声爆竹,他也会吃惊。还怕爆竹,能听枪炮声么?怕听枪炮声,打起仗来不要逃跑么?打起仗来就逃跑的反称英雄,所以中国糟透了。”
          ⑩“你自以为是‘人’,我却以为非也。我是富类,现在我就叫你爹爹。你既然是畜类的爹爹,当然也就是高类了。”
    ⑪勿用惊叹符号,这是足以亡国的。但我所用的几个在例外。
    ⑫中庸太太提起笔来,取精神文明精髓,作明哲保身大吉大利格言二句云:“中学为体西学用,不薄今人爱古人。”
    (选自《华盖集》)
    (1)文章中包含着许多三段论推理,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分析第④、第⑤段中的三段论推理,指出其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分析其错误的原因。
    示例:第③段
    大前提:洋奴会说洋话
    小前提:你主张读洋书(会说洋话)
    结论:(你)就是洋奴
    错误原因:此三段论的中项处在大、小前提的谓项,且都不周延,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编者注:①中项,指对结论中主项和谓项起联结作用的概念,在两个前提中均出现但在结论中不出现。此处结论的主项是“你”,谓项是“洋奴”,中项是“说洋话”(“读洋书”)。②周延,指其全部对象被断定。此处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都只是部分被断定。】
    (1)第④段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错误原因:
     

    (2)第⑤段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错误原因:
     

    (2)请根据上面的三段推理,概括三段论推理的基本形式。
    (3)请分析上面的推理结论错误的原因,尝试概括三段论推理有效的要求是什么。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77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子怀谏,为节度副使。牙内兵马使田兴,庭珍之子也,有勇力,颇读书,性恭逊。季安淫虐,兴数规谏,军中赖之。季安以为收众心,出为临清镇将,欲杀之。兴阳为风痹,灸灼满身,乃得免。季安病风,杀戮无度,军政废乱,夫人元氏召诸将立怀谏为副大使,知军务,时年十一;迁季安于别寝,月余而薨。召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
          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众皆愤怒。朝命久不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太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皆曰:“惟命。”兴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十余人,迁怀谏于外。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符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当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使。兴感恩流涕,士众无不鼓舞。十一月,辛酉,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之,终夕不倦。待度礼极厚,请度遍至所部州县,宣布朝命。奏乞除节度副使于朝廷,诏以户部郎中河东胡证为之。兴又奏所部缺官九十员,请有司注拟,行朝廷法令,输赋税。田承嗣以来室屋僭侈者,皆避不居。田兴既葬田季安,送田怀谏于京师。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
    B.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
    C.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
    D.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戊戌,是运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用以计时的方法,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甚至纪时。
    B.留后,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官,也可指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
    C.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还泛指领土、疆域或者书籍,文中是书籍之意。
    D.符契,一般指道符,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者发布命令的信物,是权力的象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季安心胸狭窄,不能任人唯贤,担任节度使时滥杀无辜,不能听信谏言,甚至对规谏之人排挤打击,后来被他的妻子废黜牵置别宫。
    B.田怀谏担任副大使期间,因为年幼并无实权,魏博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被家中的奴仆操控,由于蒋士则感情用事导致众怒,局面动荡。
    C.田兴孔武有力、饱读诗书、谦卑有礼。他力谏田季安不可酷虐,在田季安死后,他安抚众人,尊重怀谏,成为众望所归的魏博掌权者。
    D.田兴归顺朝廷的过程中,李绛和裴度起了重要作用。李绛认为朝廷应施恩招抚,裴度晓之以理,有效避免了战争,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当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
    ②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之,终夕不倦。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6
  • 277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请简析“摇”“满”二字的妙处。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77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3引用:2难度:0.8
  • 277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
    (2)《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
     
     
    ”。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相近的句子“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2引用:2难度:0.9
  • 2778.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人物形象特点。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2
  • 277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体现孔子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2)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是:
     
     

    (3)《大学之道》为人们确立的进修目标是“
     
     
     
    ”。进修的途径是“
     
     
     
     
     
     
     
     
    ”,包括“内修”和“外治”两方面,这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观点是一致的。这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目标和进修阶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2引用:1难度:0.9
  • 2780.阅读《阿房宫赋》,完成后面的问题。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各地势 抱:依顺
    B.宫车 过:拜访
    C.人亦其家 念:顾念
    D.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 而望幸
    B.千万人心也 如泥沙
    C.多周身之帛缕 其势弱
    D.不敢言敢怒 战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开头12字不仅气魄宏大,且含义深广,耐人寻味。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写出了秦始皇统一以后的纵心溢志,起到了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作用。
    B.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后人”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
    C.《阿房宫赋》先抑后扬,一抑一扬,由鼎盛时的轰轰烈烈到覆灭时的烟消云散,国亡族灭,两者形成巨大的落差,构成心理张力,给人以震撼。
    D.《阿房宫赋》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前半部分铺排描写宫室的宏伟豪华和宫中生活的荒淫奢靡,为后半部分的议论张本,意在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给下面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