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981.文中“妄图”一词有何作用?
然而,进入黄土高原以来,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到了吴起镇,他们更是追而不舍。还有鲁大昌我们在腊子口交过手的这个手下败将也匆匆赶来了,妄图报复。《长征胜利万岁》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62982.阅读课文《大学之道》,完成题目。
(1)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C.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D.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的“大学”,是相对“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讲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大学问。
B.“大学之道”的“道”就是圣贤之道,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等。
C.“亲民”指的是亲近爱抚民众。
D.“天子”这里指皇帝,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只要人人都以修养品性为根本,那么就一定能有好的治理。
D.“格物”“致知”等于今天所说的追求知识和真理,也是修身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1难度:0.7298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在浮肿的眼皮下乌黑发亮的那双斜睨眼睛显得特别有神。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1难度:0.7298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心目中的“仁”并非单纯的思想。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72985.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
(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糊涂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不及 C.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思慕的对象或理想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同“缭”,盘绕
例句:穷山之高而后止
A.而不知其所穷
B.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C.扣舷而歌之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声呜呜然 C.①则群聚而笑之 ②抱明月而长终 D.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凌万顷之茫然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段中,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多角度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从反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意义。
B.作者挖出了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思想根源,即“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腐朽思想,指出其选择实在是糊涂。
C.乙文选段“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把箫声的低沉哀婉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
D.乙文选段中,作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情景是他想象中的古战场的情景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7)用“/”给下列语段断句。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6298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亏父而自利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1难度:0.52987.易错字音
①
②
③
④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2难度:0.52988.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赏析: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2989.阅读课文《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回答问题。
作者对米考伯夫妇持有什么样的情感?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62990.《老人与海》中以下这段内容有何作用?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说:“吃吧,加拉诺鲨,做个梦吧,梦见你杀了一个人。”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