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0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5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铁门关[注]
    岑参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
    B.“极目”写出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
    C.第五、六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
    D.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
    (2)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发布:2024/12/20 2:0:1组卷:2引用:4难度:0.5
  •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关心国事、潸然泪下的句子是“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神话中的仙山来烘托天姥山神秘莫测的两句是“
     
     
    ”。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伫立江畔,仰望明月,思及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不禁发出“
     
     
    ?”的困惑。

    发布:2024/12/19 22:0:1组卷:44引用:3难度:0.9
  •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各大媒体纷纷在“媒体融合”上发力,并建立了各自的“方法论”。“侠客岛”“麻辣财经”等一批优秀的融合媒体品牌纷纷面世,共同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矩阵。
          媒体融合虽然帮助许多传媒体成功转型,但仍有一些媒体人在实践中遇到困惑,践行效果不佳。2月26日,第19期“网络传播沙龙”在北京举行。11位新闻业内实操干将、学界知名教授齐聚一堂,以“新形势新融媒”为主题,共同探讨媒体融合的最新观点与实战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聚焦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深发展”。
          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栏目,以敏锐的热点追踪能力和幽默的年轻化语态,多次创造了“10万+”效应。每当出现重大时政新闻事件,“侠客岛”都会把“高大上”的新闻变成普通人读得懂、喜欢读的文章。不抄段子、不做标题党,在极短的时间里,“侠客岛”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政类公众号之一。
    (摘编自《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东方财富网》2019年2月23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微信公众号是目前传统体进行合传播最主要的平台,但是位于新榜指数前500的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连续多月出现了下滑的情况,公众号破10W+的速度明显放缓,公众号流量红利期正在逐渐消逝。此外,微信、微博类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网易等资讯类,秒拍、美拍等视频类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类的新兴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对市场进行了极大冲击。
    “所当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当今信息革命中,我们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总体赶上了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互联网作为划时代的工具,推动人类进行新的传播革命,推动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前的挑战和机遇。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民超过8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8.3%.在相当意义上说,谁掌了互联网,谁就把住了时代主动权。
    (摘编自《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论》,《人民日报》2019年1月25日)
          材料四:
          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重组着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链条,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
          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组建了“一本政经”“麻辣财经”等45个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做大做强报网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86亿人次;新华社自主研发推出“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并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一一“媒体大脑”和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一“AI合成主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全力推进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日报社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把一份发行70万份的英文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2亿多海内外用户的全媒体传平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
    (摘编自《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人民网》2019年1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客岛多次创造了“10万+”效应,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政类公众号之一,其与“麻辣财经”都是媒体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
    B.从材料二可知,目前媒体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各阵营间形成阶梯差距;与美国相比,中国视频消费数据约等于美国的两倍。
    C.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连续多月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社交平台、资讯视频类平台以及新兴自媒体平台的迅速起。
    D.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的优势依然存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对主流媒体发展意义重大,对媒体融合发展影响深远。
    B.在当今之中国,媒体融合方兴未艾,这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媒体即不前,肯定很难做强做大。
    C.奥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各大媒体纷纷发力融合发展,这标志着“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
    D.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新型主流媒体矩阵正不断成长壮大,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3)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中成功转型。

    发布:2024/12/19 21:30:2组卷:11引用:4难度:0.6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队长不肯把旧挎包送人,是因为这个挎包关联着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B.尽管“我”的情感体验在各段落中表现不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我”对镰刀锤头图案“说不出的特殊感情”巧妙地“说”了出来。
    C.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D.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2)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发布:2024/12/19 21:30:2组卷:445引用:13难度:0.5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现如今,“IP电影”已成为电影圈最火的概念。“IP电影”以燎原之势攻占了“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重要档期。放眼望去,“IP电影”无处不在。那么,“IP电影”到底是什么电影?简单说来,IP就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一部广播剧、一台话剧,或是某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就可以称作IP了。
    【材料二】
          在话剧市场一直稳步成长的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手握22部原创话剧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凭借《夏洛特烦恼》的成功,其成长空间一下子被打开了。在国内电影IP热潮下,话剧改编电影前景广阔。
    《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源于当下的IP热潮。在热门小说、热门网络剧、热门电视剧,甚至一首歌都被改编成电影的当下,质量上乘又与电影有着天然联系的话剧有望成为电影改编的下一个洼地,一批话剧正在被改编成电影。华泰证券指出,今年国庆档的影片集中体现了娱乐内容产业的几大趋势,其中之一便是IP正成为市场的敲门砖,国庆档排名前三的《夏洛特烦恼》《港囧》《九层妖塔》均带有IP光环。
          自9月30日上映以来,《夏洛特烦恼》票房一路飙升,最后以832万元的优势超越《港囧》,将国庆档票房冠军收入囊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由IP带来的口碑的胜利,也是中国电影在自媒体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无论从IP背景、导演与演员阵容以及制作投入上来看,《夏洛特烦恼》都难与《港囧》和《九层妖塔》媲美,其逆袭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口碑,尤其是观众自发的力量,这点与暑期热映的《大圣归来》有一定相似之处。
          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称,“话剧和话剧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一部话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还要看它是不是大众化的产品。我们的话剧一开始就是面向大众的,做的是商业话剧。同时,我们的话剧一演就是几百场甚至上千场,是真正经过市场考验的,有市场的基础在这里,改编成电影的风险是很低的。”
          当然,有好的IP,还要把IP用好。IP具备的粉丝基础,使影片在上映初期可以获得关注,但最终的票房还是取决于对IP的运营能力。《九层妖塔》就成为了IP运营的一个反面教材,该片只借《鬼吹灯》的噱头,故事改编薄弱,把盗墓片拍成了怪兽片,使得前期聚拢的人气快速流失,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取材于《中国证券报》)【材料三】
          时光网:原著本身有很多读者和粉丝,导演是如何拿捏改编程度的?
          乌尔善①:小说和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媒介,不可能把小说照搬拍一遍就成了好电影。首先要有优秀原创IP基础。《鬼吹灯》有8本小说,拍100集电视剧都装不下。但电影其实只有两小时,要讲成一个适合两小时的故事,是个很技术性的工作。如果想把一部好的小说变成一部好的电影,要抓到小说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把它变成一个电影的结构,不可能有照搬原著就成功的电影。
          在拍之前,一是要了解类型电影的特质。中国之前没有拍过探险电影,没有编剧写过探险电影的剧本,我也没有拍探险电影的经历,我们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什么是探险电影?什么是中国人的探险电影?什么是鬼吹灯改编出的探险电影?这三个问题要问自己很多遍。一是探险电影的规则是什么。之前把自己能找到的探险电影全部认真看完并做影片分析,像《古墓丽影》系列,《木乃伊》系列等等,找到它们共同的规律,它们作为探险类型有什么基本的法则,类型特质,人物关系如何设置,有哪些要素是不可能回避的,这些东西弄清之后,我写了篇论文交给编剧,有哪些要素,要根据这些规则去创作。
          其次是把原创IP《鬼吹灯》8本小说读几遍,整理出它最有意思、最核心、最本质的特点。把这两方面做一个结合,把这些小说提供的丰富的元素变成电影可以展现的故事核心,能够用两个小时讲清楚,讲精彩。
    时光网:和十分受欢迎且广为传播的原著小说作者合作,有何利弊?原著作者、改编编剧以及你自己,在对剧本的把控方面,是如何分配合作的?
          乌尔善:请原作者来参加剧本创作是我的建议,作为原创IP的小说是很有想象力的,与电影类型特质吻合的原创IP小说才能改编成电影。天下霸唱②能把很多复杂的中国人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混合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当中,创造了几个生动的特别有魅力和质感人物。请天下霸唱过来就能保证这些东西是原汁原味的,但是同时天下霸唱又不是电影编剧,他只是一个自由写作的作家,喜欢看电影,但对电影创作还是很敬畏,所以很多关键的设置会征求他的意见。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跟编剧合作。编剧本身更有电影创作经验。天下霸唱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设计,他很有想象力。这样我就把职业编剧和原著作者做一个配合,关键的处理点上,天下霸唱会想出很多特别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特别有意思的设置,我们再把它们合理地融入剧本中。
    注:①乌尔善: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导演,电影票房近16亿。②天下霸唱:张牧野,天津人,被称为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其代表作《鬼吹灯》系列小说风靡一时。
    (取材于Mtime时光网文章)【材料四】
          在经历了几轮的口诛笔伐之后,“IP热”有降温趋势。但随着IP改编的作品《太子妃》的热播,又为“IP热”添了一把柴。由此可见,虽然“IP热”在未来会被原创打败,但业已形成的“IP依赖”,几年内仍然不会消除。
    《太子妃》的成功,在于制作者只是从IP那里拿来了创意和基本剧情,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剧作中灌注了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其剧情,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当下年轻人的语言、审美与价值观,因此观众才会全盘接受它,包括无法用“瑕疵”形容的缺憾之处,也照样笑纳。
          都言IP垃圾多,但《太子妃》为那些不是一流的IP提供了一个出路,即影像制作者会在文字写作者的基础上,往故事里灌注更多符合娱乐要素的东西,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把一些非精品IP变成受欢迎的剧集。这对影视业和IP生产者都是个好消息,也是影视工业化的一个必经途径——分工明确,各取所长,合力完成,达成商业利益最大化。
    《太子妃》是影视业冷静看待“IP热”的结果,虽然仍在使用IP,但使用的方式已经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电影也是一样,陆川导演的《九层妖塔》和乌尔善导演的《寻龙诀》,故事灵感、主要剧情都是来自超级IP《鬼吹灯》,是典型的“IP依赖”作品,如果没有《鬼吹灯》这个IP号召力在前,两部电影的关注度会少许多,《鬼吹灯》这3个字起码为影片省掉了上亿元的宣传费。
    《九层妖塔》与《寻龙诀》公映后评价不一,但两部电影的共同价值是,为魔幻类型题材找到一条可行性很强的改编之路。以后,青春、爱情类的IP开发价值不会太大,但对于魔幻、穿越等类型特征非常明显的影视作品来说,IP仍是重要的灵感源泉。
    《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一类的IP作品之所以影响力如此巨大,是因为它们与读者、观众离得比较近,讲的是近现代故事,用的是网络语言,融入的情感也是当下模式的。中国古代有《搜神记》《山海经》《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等海量神怪志异小说,每个都是大IP,一旦这个文化宝库被创作者们尽情挖掘,衍生于网络的IP就会被彻底抛弃,“IP依赖”才会被真正治愈。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1)下列各句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国内电影IP背景话剧改编电影前景广阔,因此《夏洛特烦恼》成功。
    B.《大圣归来》的热映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口碑,与《夏洛特烦恼》成功相似。
    C.刘洪涛认为只要经过市场考验的面向大众的话剧,就必能成功改编为电影。
    D.《夏洛特烦恼》《港囧》《九层妖塔》成功运营IP,造就国庆档票房前三。
    (2)下列关于材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优秀原创IP,尊重原作者意见,结合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创造故事人物,编剧自身拥有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这些均是乌尔善改编成功经验所在。
    B.在目前“IP依赖”境况下,如能成功地使用IP的号召力,则可以唤起更高的市场关注度,同时还可节省客观的宣传费用。
    C.《太子妃》证明即使不是一流IP,通过符合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的二度创作也可以变成受欢迎的剧集。
    D.虽然“IP”风靡一时,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依然会被原创打败。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如何完成一个成功的电影IP?

    发布:2024/12/19 20:30:1组卷:0引用:4难度:0.6
  • 26.古代诗歌阅读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②阖闾城,今江苏的苏州城。
    ③青袍,唐贞观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韩时分乘船踏上旅途时的情景,诗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
    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
    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23引用:5难度:0.5
  • 27.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布恩迪亚、圣地亚哥,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为他(她)写一段简介。要求:符合原著内容,突出人物特征和典型意义,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16引用:6难度:0.6
  • 2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城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的文书的通称。
    C.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②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5)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

    发布:2024/12/19 18:0:2组卷:20引用:11难度:0.6
  • 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发布:2024/12/19 18:0:2组卷:23引用:54难度:0.6
  •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9 15:30:1组卷:68引用:11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