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343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91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29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8 1:30:2组卷:69引用:10难度:0.829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满怀豪情
狄更斯
我悄悄离开我的观察点,来到附近一处,在那里散步直到10点钟。告诉我时间的不是现在竖立在山顶上的那座尖顶教堂。那时还没教堂呢,而是一所当校舍用的红房子,在我印象中,那应该是所适宜读书的旧房子。
博士的住处是一个很可爱的地方,如果我可以从好像才完工不久的外表来判断,那他可能已为这住所花了不少钱了。我走近时,看到他在花园里散步,仍是那身穿着,好像从我做学生时起,他就一直散步而没停下过。他周围仍是那些伙伴--由于附近有很多高大的树,草地上有两三只看守他的乌鸦,好像它们收到了从坎特伯雷乌鸦来的信,而在密切注视他呢。
知道在远处想让他注意到是绝无可能性的,我就大胆推开门跟在他身后走,好让他转身时看到我。他转过身向我走来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显然压根没想到会是我;然后他仁慈的脸上绽开笑容,他用双手握住我的手。
“嘿,我亲爱的科波菲尔,”博士说道,“你是一个大人了!你好吗?见到你我真开心。我亲爱的科波菲尔,你进步多大呀!你真是--真是--天哪!”我向他问候,还问候斯特朗夫人。
“哦,是的!”博士说道,“安妮很好,她见到你一定很高兴。你一向是她欣赏的人。昨晚我把你的信给她看时,她就这么说的。还有,哦,当然,你还记得杰克•麦尔顿先生吗,科波菲尔?”
“记得很清楚,先生。”
“当然,”博士说道,“当然,他也很好。”“他已经回来了吗,先生?”我问道。
“从印度吗?”博士说道,“是的。杰克•麦尔顿先生受不住那气候,我亲爱的。马克兰太太呢--你没忘记马克兰太太吧?”
忘记那个老兵!就这么快忘记她!
“马克兰太太为他好不苦恼,”博士说道,“真可怜,所以我们就叫他回来了;我们为他活动,让他去了一个小小的专利所,那地方对他特别合适。”
我了解杰克•麦尔顿先生的为人,所以我相信那是一个工作少而报酬高的地方。博士用手扶住我肩头,把他仁慈的脸友好地对着我,一面走,一面继续说道:“喏,我亲爱的科波菲尔,说说你的这个提议。说实话,我觉得很满意,很对我的意思。不过,你就不认为你可以做更好的工作吗?你有资格做许多好的工作呢。你已经建下了修造任何大厦的基础,把你一生的青春岁月献给我能提供的可怜职务,不是很可惜了吗?”
我又很激动了,于是我就用了一种很狂热的口气(我怕是这样)坚持我的请求,并提醒博士说我已有了个职业。
“是呀,是呀,”博士答道,“的确如此。当然,你有了职业,正在见习期中,这很重要。不过,我的好小朋友,一年70镑又算得什么呢?”
“可这使我们的收入就增加了一倍呀,斯特朗博士。”我说道。
“唉呀!”博士说道,“想想看!我并没说严格限定了一年70镑,因为我总想再给我聘用的任何年轻朋友一点另外的礼物。毫无疑问。”博士仍然扶着我肩头走来走去,并说道,“我总想到每年送一种礼物。”“我亲爱的老师,”我说道,我说的是心里话,“我欠你的情分已大大超过我能接受的了--”
“不,不。”博士打断了我的话说道,“对不起!”
“如果你肯接受我所有的那些时间,也就是我的早晨和晚上,并认为这些时间值七十镑一年,你就给了我一种难以言尽的恩惠了。”
“天哪!”博士天真地说,“想想看吧,用那么一点换到那么多!天哪!天哪!如果还有更好的机会,你会去吗,说实话呀,啊?”博士说道,他过去总用这句话十分严肃地激发我们做学生的自尊心。
“说实话,先生!”我按照昔日学校的作风答道。
“那就这样吧,”博士拍拍我肩说道。我们在园中走来走去时,他的手就一直放在我肩头上。
“如果我的工作和那部辞典有关,”我有点结结巴巴地说,但愿这没什么不好,“我就二十倍的快乐了,先生。”
博士站住,笑盈盈地拍拍我肩头,并用一种看上去很得意的神气说道:“我亲爱的小朋友,你说对了。正是那部辞典!”
他那神气就像发现我已洞察了人类智慧的极致一样。
(选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校舍用的红房子该是一所适宜读书的旧房子,这样的心理感受侧面表现出大卫•科波菲尔对学习或读书的热爱。
B.在花园里散步,仍是那身穿着,好像从我做学生时起,他就一直散步而没停下过,这深刻表现博士不变的个性。
C.杰克•麦尔顿返回英国,博士说是去了“小小的专利所”,而实际是帮助他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这表现出他助人真诚。
D.大卫•科波菲尔和博士斯特朗曾在同一个学校就读,彼此是师兄弟,博士对大卫的关心关爱,凸显出同学友情的真挚。
(2)这部分文字在叙述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其特点及其效果。
(3)有人说“这里的文字写得让读者有异常温暖的感觉”,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发布:2024/12/7 23:0:1组卷:28引用:5难度:0.329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腾讯公司尝试将蜀绣、《千里江山图》等元素融入游戏中,化为游戏形象、服装头饰;敦煌研究院借助虚拟漫游、文创产品等形式演绎经典的敦煌文化。艺术成为IP,向外衍生出艺术品之外的更多形态……文化悄然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如果你即将在“文化中国”主题班会上讲话,要求写一篇讲话稿,融入具体的文化开发示例,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7 21:30:1组卷:46引用:4难度:0.7294.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2)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1)下列对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 B.自贼者也 贼:伤害 C.以羊易之 易:交易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惜 A.非恶其声而然也 彼恶知之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C.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而不足以举一羽 D.若火之始然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B.知皆扩而充之矣 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C.于我心有戚戚焉 在我心里产生了触动 D.挟太山以超北海 一个人背着泰山超过渤海
A.在文段(1)中孟子高度重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
B.文段(2)中孟子亲眼看到梁惠王可怜牛,判断他可以实行王道。
C.两个文段中均采用的排比手法,凸显了孟子的雄辩语言艺术智慧。
D.两个文段中孟子都运用了喻证法阐述自身观点,让他人容易理解。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6)两则文段中都提到了“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天下可运于掌”,结合两则文段,归纳总结孟子治天下运于掌的前提条件及具体表现。发布:2024/12/7 20:30:1组卷:48引用:4难度:0.529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7 20:30:1组卷:87引用:2难度:0.8296.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册日
在苏格兰高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 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发布:2024/12/7 18:0:2组卷:118引用:20难度:0.529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蔚为壮观的历史剧创作以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恢弘壮阔的影像风格以及较高的制作水准为人们所瞩目和欢迎,在电视剧评奖中多有______.但繁荣背后,历史题材剧创作却进一步跑偏,一大批“宫斗”剧以远较历史正剧更猛烈的势头______。
历史剧创作从“权谋”到“宫斗”的类型演变与生成逻辑的原因是植根于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渐大的影响,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的浩大声势与传播优势,使得传统文学“悦志悦神”的美感效应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显示了媒介之变所引发的艺术之变,也直接推动了历史题材剧子类型的兴衰更替与表现内容的畸变。历史正剧《大秦帝王之崛起》播出遇冷恰是历史正剧______的有力印证。
历史剧创作是与大众趣味相联系的市场选择逐渐使然。( )尤其是“权谋”与“宫斗”内容,都擅长强情节、快节奏,戏剧张力几乎与特定朝代的权力斗争密不可分。与职场剧、谍战剧等类型剧相比,在表现人际之斗的“纯粹”“扎实”“范围”及“分量”上,也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俘获 方兴未艾 衰落 略高一筹 B.斩获 蜂拥而上 衰微 略高一筹 C.俘获 蜂拥而上 衰落 棋高一着 D.斩获 方兴未艾 衰微 棋高一着
A.历史剧创作从“权谋”到“宫斗”的类型演变与生成逻辑植根于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影响渐大。
B.历史剧创作从“权谋”到“宫斗”的类型演变与生成逻辑的原因是植根于21世纪以来的网络媒体。
C.历史剧创作从“权谋”到“宫斗”的类型生成与演变逻辑的原因是植根于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渐大的影响。
D.历史剧创作从“权谋”到“宫斗”的类型生成与演变逻辑植根于21世纪以来的影响渐大的网络媒体。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市场选择源于历史剧在叙事上的优势为其提供了基础
B.历史剧在叙事上的优势又为这种市场选择提供了基础
C.因为市场在对叙事内容的选择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地位
D.体现了人们对历史剧的叙事优势的偏爱和审美习惯发布:2024/12/7 16:30:5组卷:26引用:8难度:0.6298.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①,客来苦劝摸床棱②。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②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2)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发布:2024/12/7 16:30:5组卷:3引用:5难度:0.629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阶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2019年1月3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了这次成功做了准备。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的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要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虽然单纯从技术的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欧阳自远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地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的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近20年来没有其他国家提过探测月球,为什么中国要搞探月?尤其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开汽车有时也会遇到发动机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所以我们压力很大,要出去就必须成功!”
回忆往昔,欧阳自远仍然心情激动:“当卫星上轨道,我从来没那么激动过,抱着孙家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我们两个七老八十的人说不出话来,眼泪一直往下流。”
(摘自环球人物2019年1月4日) 材料四: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实现月表“越野”,令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而“嫦娥登月”的背后的航天人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与过去不同,与国外不同,中国飞控中心坐着的几乎全是年轻人:一群80后、90后,筑就了这条长达38万公里的奔月路。
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已然成为中国航天的独特优势。今天,中国航天15万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80后,平均年龄为33岁。这样的年龄优势,让国外同行感到“恐怖”。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平均寿命是42岁,欧洲和日本科研人员年龄更大,俄罗斯还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
更值得称赞的是,这群献身航天事业的年轻人的意志和品格丝毫不输老一辈。他们既有初生牛犊的闯劲,又有拓荒牛的冷静,还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摘编自《长安观察》2019年1月5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的表面软着陆,其意义重大,可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阶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B.在嫦娥四号登月之前,我国为登月成功已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发射绕月探测卫星,甚至还包括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月球。
C.对于科学家欧阳自远来说,探月工程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尤其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想看到“嫦娥”系列卫星发射成功,无法容忍出现失败。
D.嫦娥奔月的背后全部是80后,90后的年轻航天人。这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巨大的年龄优势,其他航天强国研究员大多年龄偏大,甚至青黄不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月球背面能够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所以要通过中继星“鹊桥”来中转月背面和地面信号,实现对探测器发送指令和传输数据的等功能。
B.衡量登月探测器成功的关键是着陆,还要保证月球车不翻车,苏联进行过多次登月探测,但其失败唯一原因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翻车。
C.从技术上看,美国、俄罗斯等也能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但他们的政府不愿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他们的科研人员只能成为中国太空行动的旁观者。
D.在复杂的探月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国人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苛责。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国人的苛责也可以转化为必须成功的坚定信心。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在探月工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发布:2024/12/7 15:0:1组卷:2引用:3难度:0.630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嫦娥五号即将带回的2千克月壤“纪念品”,取自于月球风暴洋地区,这里是人类探测器从来没有 过的处女地。专家表示,月壤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不仅涉及月球本身, 包含太阳系空间的物质和能量等重要信息。通过对月壤的研究,可以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信息,并为未来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 )从历史来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先后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美苏月壤样品采集地历史更老,而嫦娥五号降落区域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约为37亿年。如果嫦娥五号能够带回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月壤样品,将有望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
为此,嫦娥五号在挖土过程中“手脚并用”用“表取”和“钻取”结合的方式,既抓取了月球表面的月壤,又钻取了月表以下两米左右位置的月壤。专家表示,此举能够更加 地保留月表以下两米的月壤构造情况,让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月壤的构造和分布以及每一层 。
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不少国外科学家或航天机构已提出,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造访 更 原封不动 特征 B.造访 还 原汁原味 特征 C.拜访 更 原汁原味 特点 D.拜访 还 原封不动 特点
A.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作为时隔44年之后再度奔月取土的人类航天器。
B.作为再度奔月取土的时隔44年之后的人类航天器,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
C.作为时隔44年之后再度奔月取土的人类航天器,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
D.嫦娥五号作为再度奔月取土的时隔44年之后的人类航天器,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B.虽然嫦娥五号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C.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利用中国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D.虽然嫦娥五号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利用中国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发布:2024/12/7 14:30:2组卷:3引用:3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