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401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00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441.下列对小说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 14:0:1组卷:7引用:3难度:0.8
  • 44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三分钟的高贵
    威康•保西
          ①阿普达是英国伯明翰南部山区的旅游观光小镇,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很多特色,至今仍然使用马车代步。艾迪是镇上一家出售特色草帽的小工艺店老板。半年前,艾迪和邻近的迪克鲁斯镇上的姑娘苏菲相爱了,可镇上大法官的儿子洛克也看上了苏菲,发誓非她不娶。
          ②几天前,苏菲告诉艾迪,她父亲对洛克家的背景很满意,但在听说苏菲爱上了卖草帽的艾迪后非常生气,并且打电话给远在伯明翰当医生的苏菲的哥哥博格,要他回家阻止妹妹。另外,博格也打算近期回家给父亲做一个手术,切除父亲额头上的良性肿瘤。“百合节”要到了,按照当地习俗,镇上的男孩都会在这天到心爱的女孩家送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借此表明心迹。苏菲抽泣着要艾迪想办法,送一份能够打动她父母的厚礼。
          ③艾迪咬咬牙,取出了全部积蓄,共6000英镑,但他想来想去不知买什么,于是就把这些钱都放在他母亲留下来的一个梳妆匣子里,他想都带给苏非,让她自己用这些钱去挑选礼物。
          ④“百合节”这天早晨空降暴雨,艾迪急匆匆起床。阿普达和迪克鲁斯两镇相隔几十公里,山路崎岖不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马车夫亨特驾着马车来到了艾迪门前,半小时后,马车来到镇中心,艾迪远远看见洛克站在路边,洛克也要去苏菲家送礼。
          ⑤“亨特,给我把画搬上去,千万小心,光那个檀香木框就抵得上你十几辆马车!”洛克大声嚷嚷着跳上了车,“嘿,这不是艾迪吗,你不会也要到苏菲家去吧,准备了什么礼物啊?”听着洛克的揶揄,艾迪没接腔,他很是自卑。
          ⑥飘泼大雨让马车速度愈加慢了,以前只要三四个小时的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还没到,现在离迪克鲁斯镇还有好几里山路呢!此时大雨滂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车在过一条岔道口时,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拦在前面,他提着一只便带式手术箱,“对不起,能让我搭乘一段吗?我到前面的迪克鲁斯镇。”这个中年男子告诉他们,他坐的马车半路坏了,他只好徒步前行了十几里路。
          ⑦“快上来吧!”艾迪忙招呼这名男子坐下,他得知男子叫博格。洛克不满地哼了一声:“小心些,别弄坏了我的画!你可赔不起!”
          ⑧道路越来越泥泞,突然马停下来不走了,它可能累坏了。洛克气急败坏地猛踹马屁股,马受到惊吓,飞快地向前冲去,前方正是一个斜坡,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马车就向路旁倾覆,他们滚进了数英尺深的坡底。
          ⑨一阵眩晕过后,艾迪睁开了眼睛,四周一片昏暗,洛克和博格也躺在附近的泥泞里呻吟,不过他们还可以站起来。但艾迪突然发现亨特半天没有爬起来。“噢!上帝,他腿上流了好多血!”在艾迪点燃的打火机的光芒里,洛克惊恐地指着亨特右大腿下的一汪鲜血叫道。
          ⑩“让我看看,”博格蹲下身察看伤情,亨特已经昏迷,鲜血从他的大腿股动脉汩汩流出,一根尖树枝刺穿了他的大腿。“动脉破裂了,他失血过多,必须立即缝合动脉止血!”博格果断地说,接着他又以医生的口吻命令艾迪和洛克道:“去把我的手术箱找来!”
    ⑪博格接过艾迪从泥泞中找到的手术箱,取出手术刀和缝事伤口的针线,然后和艾迪合力将亨特抬到一块突出的崖壁下。
    ⑫就在博格准备开始手术时,他发现天色实在是太暗了,让他看不清楚亨特伤口的准确位置,“快点燃打火机。”博格急切地说。衣物都被雨水打湿了,无法点燃,艾迪只好一直摁着打火机,借着微弱的光芒,博格开始给亨特实施手术。然而,打火机油就快消耗光了,火光越来越微弱。“我还需要3分钟,你们身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照明吗?”博格心急如焚地问。
    ⑬“对了,年轻人,你的画用塑料包着,应该可以点燃的。”听到博格问起了自己,洛克开始支支吾吾:“这……下着雨……要是打开就毁了,那可是幅名画,值很多钱。”
    ⑭这时,艾迪突然想起了匣子里的6000英榜,他赶紧将它找出来,还好,钞票还没有被打湿。“快缝合伤口!”艾迪迅速点燃了一张张钞票,微弱的光映着他有些苍白的脸。
    ⑮3分钟过去了6000英榜烧成了灰烬,手术也终于完成了,艾迪和博格都瘫软地坐在了泥地上。“小伙子,你身上怎么带着这么多的现金?”博格忍不住发问了。“那是我准备给心爱的苏菲买礼物的,现在,我可一无所有了。”
    ⑯“苏菲?”博格轻轻念道,很快地拍了拍艾迪的肩膀,“放心吧,好小伙,这个女孩会属于你的!”远处传来了马车声,原来苏菲的家人得知博格今天要回来,却迟迟没到后,派人来接他了。
    ⑰当洛克知道来的人就是苏菲的家人,并且得悉博格就是苏菲的哥哥时,赶忙殷勤地问这问那。但是,博格只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微笑地对着艾迪说:“小伙子,我的妹妹需要与高贵的人共度一生,3分钟里,你失去了6000英榜,却赢得了真正的高贵!”
    ⑱半年后,苏菲成了艾迪的新娘。
    (1)小说第①段对阿普达镇及艾迪、洛克的介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小说前三自然段中,找出为后文埋下的伏笔。
    (3)艾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艾迪的形象。
    (4)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以“最后三分钟的高贵”为题的妙处。

    发布:2024/12/1 13:30:1组卷:8引用:3难度:0.7
  • 4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正是在大众的 _____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_____的经典作品。
          因此,(  )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_____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_____.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 纷至沓来 家喻户晓 鱼龙混杂
    B.口耳相传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口耳相传 纷至沓来 妇孺皆知 鱼龙混杂
    D.口传心授 延绵不绝 妇孺皆知 泥沙俱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B.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C.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D.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
    B.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成就今天的经典
    C.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
    D.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

    发布:2024/12/1 12:30:1组卷:4引用:13难度:0.7
  • 44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发布:2024/12/1 11:30:1组卷:91引用:6难度:0.9
  • 44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凉州(边塞),今甘肃武威,诗人所在地。②宇文判官:岑参好友。③晋昌:瓜州,今甘肃敦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暮春”点出了时节,全诗结构谨严,情感真切又有变化。
    B.首联的景物描写似有一丝苍凉,而黄鹂成了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C.“边柳挂乡愁”运用了比喻手法,化乡愁为实体物质,乡愁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游子的乡愁。
    D.颈联“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一致,都抒发了年华逝去的感伤。
    (2)从整首诗来看,尾联在内容表达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 11:30:1组卷:6引用:2难度:0.6
  • 44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惟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尤可帝王师。
    【注】①此诗大概是作者晚年写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②投竿:钓鱼。③如逢渭水猎,尤可帝王师:引用姜太公的典故。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即写“酒”,描摹钱少阳独自饮酒的画面,渲染恬淡闲静的氛围。
    B.颔联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少阳已风烛残年。
    C.尾联借用姜太公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对钱少阳寄予了厚望,也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
    D.本诗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在思致绵邈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
    (2)本诗具有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 9:30:2组卷:24引用:6难度:0.5
  • 447.请根据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概括“复兴号”的核心优势,每空不超过10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钟内跑完从北京到上海的1200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特别注重运行的安全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③
     

    发布:2024/12/1 9:0:2组卷:29引用:23难度:0.8
  • 44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节选自《礼记•大学》)(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其心
    A.见思齐焉
    B.在明德
    C.自者也
    D.先其意
    (2)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B.虑后能得 物格后知至
    C.欲治国者 孰能讥之乎
    D.自天子至于庶人 壹是皆修身为本
    (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在明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民,在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而后能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而后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②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发布:2024/12/1 8:30:1组卷:4引用:3难度:0.7
  • 44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假如
    B.假舟楫者,非能 水:游泳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此指声音宏大
    D.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雕刻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望矣 蟹六跪二螯
    B.木受绳 人死,曰:“非我也,岁也”
    C.为轮 私见张良,具告
    D.使然也 蚓无爪牙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青出于蓝”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努力学习,学生就能超过老师。“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B.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提高。
    C.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D.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辑”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4)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发布:2024/12/1 8:30:1组卷:67引用:9难度:0.5
  • 45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ㅤㅤ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
    ㅤㅤ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ㅤㅤ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ㅤ 喧闹无比ㅤ 络绎不绝ㅤ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ㅤ 热闹非凡ㅤ 连绵不断ㅤ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ㅤ 喧闹无比ㅤ 连绵不断ㅤ 汁醇味正
    D.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ㅤ 络绎不绝ㅤ 汁醇味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发布:2024/12/1 7:0:1组卷:588引用:26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