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0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5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4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文章辞意洗练,充满人生智慧,比如“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句。所谓“自胜者强”,是指真正的强者,不在于赢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执着于与他人的竞争,却不愿好好面对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
          对于老子这句富含哲理的话,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发布:2024/12/18 19:0:1组卷:38引用:9难度:0.7
  • 4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
    (2)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强调了“四端”的重要性,认为“苟能充之,
     
    ;苟不充之,
     
    ”。
    (3)《<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发布:2024/12/18 18:0:1组卷:50引用:2难度:0.9
  • 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细节决定成败。“尽精微”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        、对每个零部件质量的        ,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成功发射的成果。如果仅仅对工作、对事业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结果只会事与愿违,把问题掩盖。多些        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谈及“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形象生动而又意蕴深刻,“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        ,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 一毛不拔 吹毛求疵 积微成著
    B.谨小慎微 锱铢必较 精益求精 见微知著
    C.谨小慎微 一毛不拔 吹毛求疵 见微知著
    D.一丝不苟 锱铢必较 精益求精 积微成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语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发布:2024/12/18 18:0:1组卷:63引用:4难度:0.5
  • 44.请筛选并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关于“知人论世”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75个字。
          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由此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这意味着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可以更接近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也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发布:2024/12/18 17:0:2组卷:4引用:5难度:0.7
  •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8 16: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7
  • 4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推荐书目77种。
    B.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士学风的全部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C.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D.本文选取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时的学习生活材料,围绕“修学储能”这个中心,表现了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展现出的卓尔不群的素质。
    (2)从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3)长沙一师五年的师范生生涯,为毛泽东后来投身社会革命储备了哪些能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4/12/18 16:30:2组卷:11引用:6难度:0.6
  • 4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早在2016年底,故宫修缮工程就出现了“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将人去艺亡”的报道。其实,“人去艺亡”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北京故宫,在整个古建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普遍存在,这实际上揭示出了我国文保领域能工巧匠匮乏的短板。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共整理挖掘出非遗资源近87万项,其中3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然而,目前包括“古建筑营造技艺”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传承人短缺,面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表示,当前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包括认定机制,评定机制,责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相关法律法规,让非遗传承人有法可依。
          此外,对非遗传承人的补贴与社会关注,也应该更加具体、细化。
          据悉,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除了补助的下放,文化部还对这部分款项做好经费监管工作,确保这项经费发挥最大效用。此外,对于非遗技术的传承,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性的文件和鼓励政策,保证非遗人才能够得到补充,非遗文化可以继续流传。
    (摘编自“凤凰网”《古建筑修复困境,如何留住手艺人?》)
          材料二:
          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损失难以估算,其重建势必是个漫长且耗资巨大的艰巨任务。据悉,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乐观估计需要10年,总经费预计需1.5亿欧元,仅中间塔尖部分就高达600万欧元。
          对于任何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而言,古建筑维护和修复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比如因《罗号假日》而广为人知的罗马许愿池,修复金额就达到218万欧元。这笔钱是由著名奢侈名牌芬迪提供的。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更大。如天守阁姬路城修缮工程(2009-2015年),花费28亿日元;东本愿寺本堂修继(2004-2008年)花费约98亿日元;著名的大阪城天守是30年代全大阪人捐钱复建的混凝土建筑,其造价大概折合今天的700亿日元。
    (摘编自“新浪网”《古建修复,“钱路”漫漫》)
          材料三:
          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像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洛阳等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
          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是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保护,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需要明确其特殊性,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虽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古建筑进行科学、高效的保护。
    (摘编自《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的探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在北京故宫的修复中,在我国整个文物保护领域都存在能工巧匠短缺的现象,因此说,培养这方面的能工巧匠显得非常重要。
    B.因为我国有38项非遗资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因此非遗传承人匮乏。
    C.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可估算,而要修复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所需的经费更是天价,由此可知古建筑的修复难度非常大。
    D.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包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古建筑保护也不理想,这说明古建筑保护任重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保证非遗人才能够得到补充,非遗文化可以继续流传,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补助,同时对部分款项做好监管工作。
    B.古建筑修复工作是有其特殊性的,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因此说,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要对其原状进行保护。
    C.相较于欧洲,日本人在修复古建筑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尤其是相较于法国、罗马等,这说明日本人更加重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D.古建筑保护不是盲目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并且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这样才能使古建筑修复和保护更有效。
    (3)怎么才能做好我国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发布:2024/12/18 16:30:2组卷:5引用:6难度:0.6
  • 4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8 15:0:1组卷:51引用:12难度:0.9
  • 4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                                          。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①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②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留连
    ③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④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⑤走进酒店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尔后又悄然散去
    ⑥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发布:2024/12/18 14:0:2组卷:79引用:13难度:0.7
  • 5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1月上旬,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在西安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按照计划,今年底,北斗系统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19年至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目前,北斗系统已被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将为全球免费提供搜索救援服务。作为中国“智”造的靓丽名片,“北斗星座”将更加闪亮。
          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蒙古国,用上“北斗卫星放牧系统”后,牧民冬季放牧时用手机就能详知整群牲畜的位置、数量和生存状态;在老挝,北斗服务于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在巴基斯坦,北斗为地籍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监控等多种信息化管理提供保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新时代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PNT体系,就是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编自王天益等《北斗三号:中国“智”造,惠及全球》,《解放军报》2018年11月23日)材料二
          就目前而言,我们手机上的GPS导航与定位,美国哪一天想关闭,分分钟就可以轻松关闭。这种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科学技术,我们怎能受制于人?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丝毫不亚于美国GPS。具体来说,一是复杂的星座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二是短报文系统: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如果你拥有GPS,你就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却无法通知别人,只能在荒岛求生。但如果你拥有北斗导航系统,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发送给几百公里外的人,迅速得救,离开荒岛。
          除了这些,北斗三号身上还有很多创新闪光点:建立星间链路,解决全球布站、卫星境外监测的难题;开发适于直接入轨、一箭多星发射的“全桁架式卫星平台”;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12年……
    (摘编自顾锦果《北斗三号组网完成,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的力量!》,手机网易网2018年11月21日)材料三
          日本广播协会(HNK)网站11月19日报道,中国19日成功发射将用于被称为“中国版GPS”系统的卫星,并向部分外国媒体公开了发射情形。可以认为,中国此举旨在展示其太空领域技术之高超,19日发射的卫星的位置信息误差最小控制在2.5米,该卫星被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是中国为对抗美国的GPS而独立开发的系统,被称为“中国版GPS”。
          报道还称,中国正大力推进太空开发,除下月进行世界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活动外,还计划到2022年独立建成空间站。中国卫星导航系就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卫星发射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斗系统已经在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今后我们将建成新的系统,让用户在全世界任何地区都可以接受服务。”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胡炜表示,中国的火箭在信誉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优势,中国正朝着“太空强国”的方向努力,太空开发前景充满希望。
    (摘编自《外媒评第18、19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参考消息网2018年11月2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北斗系统目前已被多个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计划2018年年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B.现在北斗系统已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数据和信息,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C.构建国家综合PNT体系是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作用不可替代。
    D.北斗系统有短报文功能,所以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可利用该功能迅速让施救者发现自己而获救,而使用GPS则无法迅速让施救者发现自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开发北斗导航系统一方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了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
    B.跟当今世界上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卫星使用了多种运行轨道,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航的精度。
    C.北斗三号具有建立星间链路、开发“全桁架式卫星平台”等创新点,再加上拥有复杂的星座系统和短报文系统,其性能不比美国GPS逊色。
    D.从手机网易网网站的报道可知,中国正在展示太空领域的高超技术,并大力推进太空开发以打造“中国版GPS”来对抗美国。
    (3)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8 10:0:2组卷:22引用:4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