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学校九年级(下)段考化学试卷(3月份)
发布:2024/8/10 2:0:1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为了使合肥这座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
组卷:29引用:5难度:0.8 -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4难度:0.7 -
3.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组卷:65引用:10难度:0.8 -
4.自热食品的发热包中含有CaO,它属于( )
组卷:111引用:8难度:0.6 -
5.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组卷:183引用:78难度:0.9 -
6.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镁条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组卷:60引用:2难度:0.6 -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6难度:0.7 -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组卷:157引用:5难度:0.6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724引用:16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26.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补铁剂。实验室以废铁屑(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铁与硫酸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碱洗”是为了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具体操作:先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浸泡,过滤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其pH,若pH=
(2)“酸溶”是向“碱洗”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①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时,废铁屑中的少量Fe2O3不需要进行除杂处理,原因是
(3)“结晶”的相关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蒸发浓缩的目的是组卷:34引用:4难度:0.6 -
27.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同学们发现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无明显现象。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产生探究兴趣,于是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探究一】通过pH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
(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Y是
②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③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放入新制饱和石灰水,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稀盐酸滴入试管。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附近溶液中出现浑浊,原因是
【探究二】通过能量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3)毛毛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牛牛同学认为毛毛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4)牛牛同学为了验证毛毛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4①所示:
①由图4①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探究三】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5)娇娇同学利用图4②实验进行反应,证明碱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6)明明同学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四】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为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萌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如图5所示的三个实验。
已知:①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②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7)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8)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U形管内液面
【探究五】从微观角度(图6)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组卷:16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