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对《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38引用:3难度:0.8
二、名著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虫记》的片段
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一一罗斯丹
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一一罗曼•罗兰
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我赞同组卷:285引用:8难度:0.6 -
3.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4引用:2难度:0.8 -
4.(1)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建筑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把下面昆虫的名字分别写在各美称后面。
隧蜂 蟋蟀 红蚂蚁 大孔雀蛾
最强大脑:
劳动模范:
(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请结合其习性或特点说明原因。组卷:88引用:2难度:0.7 -
5.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请结合其习性或特点说明原因。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6.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下去了。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语段二:地窖已挖好,是一个在松土地上挖的洞,通常是在沙地上挖,洞不深,有拳头般大小,有一条细道与外界相通,细道大小正好够让粪球进入。粮食一入地窖,它便躲在家里,用藏于角落里的杂物把地窖入口堵住。大门一关,外面根本看不出这里下面有个宴会厅。大功告成,它高兴万分。宴会厅里全都登峰造极!餐桌上摆满了奢华食物;天花板遮挡住当空烈日,只让一丝温馨湿润的热气透进来;心平气静,环境幽暗,外面的蟋蟀合唱声阵阵,这一切都有助于肠胃功能的发挥。
(1)所选语段选自
(2)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联系语段一,说说选段中的昆虫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3)戏剧家罗斯丹评价这本书的作者“这个大科学家……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联系语段二中画线句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组卷:53引用:1难度:0.2 -
7.名著阅读。
庄稼人在比喻方面也是乐行其事的,他们对所见的模糊材料添油加醋。他们看见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挺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裙子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也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只这些足矣,剩下的由大众的想象去完成。于是,自远古以来,荆棘丛中就住满了这些传达神谕的女预言者、向上苍祷告的苦修女了。
啊,天真幼稚的好心人,你们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呀!它种种祈祷似的神态掩藏着许多残忍习性;那两只祈求的臂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它们并不捻动佛珠,而是要结果一切从旁边经过的猎物。人们怎么也没想到它竟然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它专门吃活食。它是威胁昆虫界和平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
文中的“它”是组卷:7引用:1难度:0.5 -
8.名著阅读。
《昆虫记》中的昆虫名目众多,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昆虫进行分类。阅读材料,完成各题。昆虫名 类别 ① 弑亲者 蝉和② 歌唱家 粪金龟、圣甲虫 ③
②的歌声是“格里—依—依”“格里—依—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1)根据以上材料,填入①②处的昆虫名分别是
(2)请给粪金龟和圣甲虫归类并起一个类别名称,说明命名理由。
类别名称:
理由: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9.名著阅读。
法布尔的《昆虫记》,语言生动诙谐,读来活灵活现,如描写到“它半身直起,威严端庄地立在太阳照着的青草上,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披风拖曳着,前腿形状像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吃活动物的。”
(1)文段中的它是组卷:352引用:4难度:0.8 -
10.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______,实验证明:它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蚂蚁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能找到回家的路。组卷:99引用:1难度:0.8 -
1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这个错误再大没有了!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节选自《昆虫记》有删改)问题:选段写出了螳螂的凶猛、残忍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螳螂”又称作“刀螂”,是因为它有像刀剪一样锋利的腿,请根据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中关于“螳螂”腿的介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螳螂”腿的特征。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2.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大黄蜂——黄蜂们的领导,在一样的原则下,建筑它自己的巢。在杨柳的树孔中,或者是在空的壳层里,它用木头的碎片,做成脆弱的黄色的纸板。它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包裹它自己的窠。一层一层相互地重叠起来,就像个凸起的大鳞片一样,可以想象这有多么保暖!这个大鳞片的中间有充分的空隙,空气停留在里边也不流动。
黄蜂们的动作常常与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定理相吻合。它们可以利用空气——这个不良导体来保持它们家里的温度。它们在建筑窠巢的外墙时,只要极小的外围,就足以造出很多的房间,它们的小房间也同样如此,其面积与材料都非常经济。它们是如此有智慧的建筑家,虽然这得益于大自然的本能。
(1)以上文字选自
(2)黄蜂筑巢有什么特点?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1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什么老师不知道的事,那么在雷沃米尔之后再谈论蝉的故事也没什么意义。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当七月来临,它们占据了从牲口棚到屋檐下的每处角落。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这位性格直率的邻居常常前来拜访,让我得以了解关于她的一些细节,雷沃米尔做梦都没法拥有这样的条件。——节选自《蝉出地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猴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由此,法布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光辉的学术生涯中做过的一点傻事,就是把村野玩笑当成了真实的资料,并记录下来。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
(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
(1)请你品味(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联系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与雷沃米尔的研究相比,法布尔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
(2)法布尔说:“除了感觉之外,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譬如,他就发现蝉似乎天生能预知到来自蚋的破坏,因此产卵的数量特别大。还有哪些昆虫也具有这种本能的智慧?请另举《昆虫记》中一例。
(3)(材料二)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法布尔这种精神的看法。组卷:37引用:1难度:0.5 -
14.现代文阅读。
(一) 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劳。
(二)“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他是
(2)《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习性。比如,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五、填空题
-
4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它先从猎物的颈部下口,当一只劫持爪拦腰抓住猎物时,另一只则按住后者的头,使膀颈上方断裂开来,于是,它便把尖嘴从这失去护甲的地方插进去,锲而不舍地啃吃开来,猎物颈部裂开了大口,头部淋巴已遭破坏,蹬踢也就随之停止,猎物便成了个没有知觉的尸体,它因而可以自由选择,想吃哪儿就吃哪儿了。”
选段中的“它”是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44.名著阅读。
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出了十大卷的书,这人是组卷:21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