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 8:0:9
一、积累运用(19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一)感受民俗风情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跟着随母亲省亲的“迅哥儿”,我们感受到了平桥村敦厚和睦的民风;听着富有陕北特色的“信天游”,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吃着糜子、肩扛红旗的辉煌历程;而刚劲激昂的安塞腰鼓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静mù的氛围立即变得热烈,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
(1)阅读以上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省亲
静mù
(二)探索知识海洋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到壶口观瀑布,震耳欲聋的涛声宣泄着河水被压迫的怒不可遏;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也曾有各种倒霉的经历接踵而至;登勃朗峰,拾级而上,但见岩壁巉峻,色彩斑斓,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当我像一滴水经过丽江,我看到了翩然归来的燕子,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古城琳琅满目的店铺。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丰富了见闻和眼界,增长了知识。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拾级:
翩然:
(3)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4)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
修改意见:组卷:8引用:1难度:0.7 -
2.根据内容理解,在的横线上准确默写相应的句子。
前行路上,处处遇景见物怀情。缘溪远行,偶遇桃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1)组卷:29引用:5难度:0.5
二、阅读理解(39分)
-
3.说明文阅读。
壮族“三月三”歌节 ①“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是广西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②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两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各种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民间贸易非常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③歌圩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群众从各乡镇纷纷到县城赶歌圩,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壮话中,“歌圩”的“圩”为市集之意,“歌圩”便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而成的市集,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三月三”歌圩又称“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唱节日,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陶冶,经久不衰,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④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的习俗,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是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著名的歌手,经常互相唱山歌来表达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便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二是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位歌仙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某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财主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集在一起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由此形成。三是说桂西一带的壮族人民为了纪念跟土皇帝斗争而不幸牺牲的韦达桂。每年到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布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魂魄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供品祭韦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韦达桂的山歌,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⑤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十分支持“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并依靠歌圩的优势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壮族三月三”全区公民放假两天,从此“三月三”成为法定的节日,也成了广西人民自己的节日。“三月三”当天,广西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个重大的节日。
(1)下列说法跟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三月三”歌节只有未婚男女参加,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B.歌圩也称作“窝墩”,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C.在广西,“三月三”歌节十分隆重,地点上没有固定的聚会场所,时间上,有的地方持续两三天。
D.“三月三”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节日。这一天,不少地区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个重大节日。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部分歌圩的规模之大。
B.文章引入有关“三月三”歌节的传说,极富浪漫气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
C.第⑤段中划线词“十分”不能删去,其突出了支持力度之大,可见“三月三”歌节在当地的影响力。
D.从全文看,文章运用时间顺序来说明“三月三”歌节,说明了起源、发展以及现状等内容。
(3)壮族“三月三”除了唱山歌,制作五色糯米饭,染红彩蛋,你还知道有哪些传统的活动,请写出其中一个,并简要说说你是如何度过这个有意义的节日的。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三、探究人文底蕴(12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防控疫情期间,强华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体育锻炼大家谈”论坛上,推送了三则与之相关的材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论。
①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②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③有同学说,学业压力这么大,哪有闲心体育锻炼?有老师说,课时这么紧,还要让学生打球跑步吗?有家长则认为,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理化培训性价比高。
恢复正常上课后,强华中学八年级3班开展了“体育锻炼大家谈”主题班会课,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分享对体育锻炼的看法,轮到你发言,你这样说:组卷:0引用:2难度:0.7
四、作文(5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
ㅤㅤ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甚至是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
请将“我把掌声送给_______”补充完整,以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组卷:7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