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8 8:0:10
一、积累。(21分)
-
1.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下面让我们一起参加以“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一)追“和”之源ㅤㅤ中国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说“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和”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追本溯源,“和”的古体是“稣”,金文大同,篆_______文整齐化。隶变后分别写做“稣”和“味”,俗作“和”。“和”是“稣”的假借字,从“稣”的组字结构来看,“稣”右边的“禾”是它的读音,它左边的那个“命”,是指一种乐器。《说文解字》中记载:“命,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即“禽”是一种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做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形成抑扬顿cuò ______的乐音。由此,“和”(稣)也直接被用来指示一种古乐器名。
(1)阅读上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篆
②抑扬顿cuò
(2)这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探“和”之义ㅤㅤ“和”字的词义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发生演变,已超出了乐器演奏的范畴,涉及到社会学意义的领域。首先,西周末年,韦昭《国语注》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指“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在这里,“和”的基本含义是指各个不同的对立面相辅相成、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所谓“同”的基本含义是指只有某一面的自我同一。其次,孔子进一步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依此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再次,《周易》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的“和”主要指“太和”(大和)。“太和”指养育生命宁静谐调的状态。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领域
②相辅相成
(4)请你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抄写下来。
①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②物我阴阳,三千道典漆园梦里蝶飞来
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④尊师重教,道义千秋流长源远儒家典
⑤文化融合,博采众长大美中华底蕴深
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⑦崇圣礼贤,诗书万卷文化精神孔氏魂
⑧逍遥天地,九万妙门秋水源头鱼自在
儒家:
上联
下联
道家:
上联
下联
(三)寻“和”之用ㅤㅤ明朝初期,郑和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连非洲的东部和红海岸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因此被称为“我国明朝时期功绩空前的航海家”。当时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他把中国在建筑、绘画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5)下面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他因此被称为“我国明朝时期功绩空前的航海家”。
B.当时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
C.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
D.他把中国在建筑、绘画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 注 诗文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1) 李白 《送 友 人》 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 (2) 苏轼 (3) 表达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4) 《小石潭记》 侧面描写,写出潭水清澈。 (5)皆若空游无所依,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含营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 (6) 白居易 《卖 炭 翁》 通过对比,表现出卖炭翁的
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
常 心 理。(7)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10分)
-
7.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小组要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来收集相关资料,围绕“以和为贵”,你们准备针对哪三个不同的角度收集材料?
(2)同学们在图书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现书里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保尔与别人的冲突,与自然的冲突,与自己的冲突。请你完成下表划线的内容,通过理清这几次冲突来见证英雄的成长之路。人物 冲突对象 冲突原因 冲突结果 保尔 神父 在① 保尔被赶出学校 押送兵 押送兵逮捕了朱赫来,保尔要救他。 ② 自 然 暴风雪突然袭来,筑路条件艰苦,但保尔仍忘我工作。 ③ 自 己 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产生自杀的念头。 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意识到:即使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8.一道难题,两人协作办法就会更多;一场球赛,团队配合力量就会更强;一个家庭,家人同心生活就会更好;一个国家,众志成城国力就会更盛。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团结就是力量。
ㅤㅤ请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