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下面让我们一起参加以“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一)追“和”之源ㅤㅤ中国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说“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和”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追本溯源,“和”的古体是“稣”,金文大同,_______文整齐化。隶变后分别写做“稣”和“味”,俗作“和”。“和”是“稣”的假借字,从“稣”的组字结构来看,“稣”右边的“禾”是它的读音,它左边的那个“命”,是指一种乐器。《说文解字》中记载:“命,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即“禽”是一种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做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形成抑扬顿cuò ______的乐音。由此,“和”(稣)也直接被用来指示一种古乐器名。
(1)阅读上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àn
zhuàn

②抑扬顿cuò

(2)这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探“和”之义ㅤㅤ“和”字的词义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发生演变,已超出了乐器演奏的范畴,涉及到社会学意义的领域。首先,西周末年,韦昭《国语注》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指“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在这里,“和”的基本含义是指各个不同的对立面相辅相成、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所谓“同”的基本含义是指只有某一面的自我同一。其次,孔子进一步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依此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再次,《周易》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的“和”主要指“太和”(大和)。“太和”指养育生命宁静谐调的状态。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领域
学术思想的范围。
学术思想的范围。

②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4)请你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抄写下来。
①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②物我阴阳,三千道典漆园梦里蝶飞来
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④尊师重教,道义千秋流长源远儒家典
⑤文化融合,博采众长大美中华底蕴深
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⑦崇圣礼贤,诗书万卷文化精神孔氏魂
⑧逍遥天地,九万妙门秋水源头鱼自在
儒家:
上联
尊师重教,道义千秋流长源远儒家典
尊师重教,道义千秋流长源远儒家典

下联
崇圣礼贤,诗书万卷文化精神孔氏魂
崇圣礼贤,诗书万卷文化精神孔氏魂

道家:
上联
逍遥天地,九万妙门秋水源头鱼自在
逍遥天地,九万妙门秋水源头鱼自在

下联
物我阴阳,三千道典漆园梦里蝶飞来
物我阴阳,三千道典漆园梦里蝶飞来

(三)寻“和”之用ㅤㅤ明朝初期,郑和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连非洲的东部和红海岸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因此被称为“我国明朝时期功绩空前的航海家”。当时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他把中国在建筑、绘画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5)下面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C
C

A.他因此被称为“我国明朝时期功绩空前的航海家”。
B.当时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
C.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
D.他把中国在建筑、绘画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答案】zhuàn;挫;学术思想的范围。;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尊师重教,道义千秋流长源远儒家典;崇圣礼贤,诗书万卷文化精神孔氏魂;逍遥天地,九万妙门秋水源头鱼自在;物我阴阳,三千道典漆园梦里蝶飞来;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8 8:0:10组卷: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

    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

    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

    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