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12 13: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2.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8
  • 3.某同学用淀粉溶液、淀粉酶、碘液、分光光度计等探究了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吸光值A与淀粉—碘分子络合物的浓度成正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4难度:0.7
  • 4.某同学利用匐灯藓叶(由单层细胞构成)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如图是实验过程中拍下的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5.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6.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经体液运输进入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再进入核内诱导钠离子通道等蛋白基因的表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6
  • 7.下列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4难度:0.6
  • 8.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 23.臭鳜鱼是利用新鲜鳜鱼为原料,配以食盐、花椒等辅料,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制得的发酵鱼制品,主要的制作流程如下
    a.取新鲜鳜鱼,用鱼鳞刷刷去鱼体表面鱼鳞,再经剖腹宰杀,去除内脏和鱼鳃,用自来水和10%盐水先后清洗一次。沥水待用。
    b.将鱼平整码放于鳜鱼发酵专用装置内,一桶约码放30kg,每码一层,撒上若千粒干炒过的花椒(花椒总量为鱼重量的0.1%),码放结束后在上层鱼体上放置按压板。
    c.向桶内加入提前配制好的腌制液,即8%(w/v)食盐溶液,以刚好浸没按压板为宜,按压板上放置扁圆状砝码(按压重量为鱼重量的40%),用以将鱼体全部浸压于腌制液液面以下。
    d.合上发酵装置顶盖,以厌氧发酵方式,8℃发酵16d。
    (1)臭鳜鱼制作过程中花椒的作用有
     
    ,压板和圆状砝码将鱼体全部浸压于腌制液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2)乳酸菌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5~37℃之间,但发酵温度却控制为8℃,是因为在8℃条件下
     


    (3)科研人员尝试从自然发酵的臭鳜鱼中分离优质的清酒乳杆菌,实验流程如图1;
    a.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min的目的是
     
    。步骤③将菌悬液稀释了
     
    倍。
    b.步骤③④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叫
     

    c.步骤④⑤所用的MR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番茄汁、葡萄糖、碳酸钙(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溴甲酚绿(pH显色剂,酸性显示黄色、碱性显示蓝绿色)、琼脂,其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成分有
     
    。⑤过程重复划线培养时所挑取的菌落周围应出现
     

    (4)科研人员采用以下实验流程检测分离出的一株清酒乳杆菌的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丁香假单胞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①取10mL灭菌的琼脂倾注于A、B、C、D培养皿底层,待琼脂凝固后在其上均匀放置4个牛津杯。
    ②将4种病原菌悬液分别与营养琼脂等比例混合,取20mL分别倾注于A、B、C、D培养皿内,待琼脂凝固后拔下牛津杯,留下的小孔分别标注为1、2、3、4号(如图)。
    ③向1号孔中加入?作为对照,向2、3、4号孔中分别加入100μL含有清酒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液体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静置培养24h,结果如图2:

    步骤③中“?”加入的液体是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24.大肠杆菌zntA基因和zntB基因编码的Zn2+转运蛋白A和B能将Zn2+排出细胞外,维持细胞内Zn2+稳态。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获得zntA和zntB基因被敲除的突变株。如图1是敲除zntA基因的主要流程,其中T3-KmR质粒中的P1-KmR-P2是指Km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两侧带有两个通用引物位点P1和P2,AmPr代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zntA基因两侧同源臂H1和H2的序列已标注,请回答

    (1)T3-KmR质粒中组成ori(复制原点)的基本单位是
     
    。除引物1和引物2之外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
     
    等物质。
    (2)下列引物中的
     
     
    (填字母)可作为引物1和引物2,其下划线序列设计的依据是
     

    a5’ATGTCGACTCCTGACAATCACGGCAAGAAAGCCCCTTGT3’
    b5’TTATCTCCTGCGCAACAATCTTAACGCACTCGCTGTCGTAT3’
    c5’TACAGCTGAGGACTGTTAGTGCCGTTCTTTCGCGGGTGTG3’
    d5’AATAGAGGACGCGTTGTTAGAATTGCGTAAGCTACTCCAA3’
    (3)将同源重组替换片段导入经过
     
    处理过的感受态细胞中。然后将转化后的菌涂布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培养,以筛选发生了同源重组的大肠杆菌。
    (4)科研人员初步筛选获得zntA基因敲除菌株KZA07、zntA和zntB基因均被敲除菌株KZAB04,并采用梯度稀释平板点样实验比较它们对不同浓度Zn2+的耐受力,其生长的菌落结果如图2;

    ①对照组应该选择
     
    菌株,高浓度Zn2+培养条件下b组和c组菌株长势不同的原因是
     
    (2分)。
    ②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Zn2+功能互补实验:将CzcD(已经被鉴定的具有Zn2+外排功能的蛋白质)基因分别导入a、b、c三组菌株中,得到a1、b1、c1三组菌株,请预期在高浓度Zn2+培养条件下的实验结果:a1组与a组菌株长势无明显差异,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