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咸阳秦都区西咸新区一中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21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悄悄变化的我,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下列属于心理变化的是( )
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不断成熟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④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组卷:15引用:4难度:0.8 -
2.小文在阅读活动中分享了这样两则历史名人故事。
故事一:当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竞相采摘路边的野果时,7岁的王戎并没有选择跟从。他说,树长在路边,人来人往,还有这么多李子在树上,李子肯定是苦的。 故事二:许衡夏天外出,虽然口渴难忍,但却没有像众人那样去摘食路边梨树上的果子。他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组卷:101引用:7难度:0.8 -
3.在音乐课上,老师播放了某男歌手《新贵妃醉酒》的表演视频。课后小敏对男歌手女装表演、女声唱法提出质疑,认为男性应该有阳刚之气,不应如此打扮。文娱委员小静却认为小敏的质疑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由此可见,性别刻板印象( )
①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
②与心理性别特征有着密切联系
③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④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这要求青少年做到( )
①不断树立梦想,提升道德修养
②培养高尚情操,明辨是非善恶
③珍惜青春时光,时刻追求完美
④增强生命韧性,激发自身潜能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关于初中生小琳某天情绪变化(如图)的解读,你赞同的是( )
组卷:60引用:5难度:0.6 -
6.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曾做过一项研究:让一个开朗的人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待在一起,结果半个小时的时间都不到,乐观的人也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了。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加利•斯梅尔又做了几项研究。研究结果无一例外相同。这告诉我们( )
组卷:27引用:5难度:0.5 -
7.有的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鸡飞狗跳、愤怒不已。但事后,仍然对孩子的生活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7难度:0.7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大题)
-
22.【观火热赛事 品集体力量】
材料一:2023年夏天,继“村BA”之后,贵州的足球比赛“村超”又走红了网络。据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报道,“村超”是由榕江县老百姓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社区体育赛事,由20支当地群众组成的球队参加,参赛球员有卖鱼卖猪肉的,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也有当老师或公务员的……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因一个共同目标汇聚在一起,训练、磨合、比赛、加油鼓劲,迸发了属于乡村的“集体力量”。
(1)结合材料分析,他们的这种“集体力量”来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关系?
材料二:场上球员奋力拼搏,场外四五万群众加油助威,氛围一点不亚于职业联赛。观众席里,有老人小孩,即使他们看不懂球,也会捧场地拍手叫好。情绪高涨。现场的火热一浪高过一浪,就连体育界的解说“名嘴”韩乔生都得爬上梯子完成对比赛的评论,受现场观众的热情感染,在现场解说也是非常带劲。
(2)请结合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相关知识点分材料二。
材料三:得知家乡举办足球联赛,在海南省一工地工作的韦亚军按捺不住心中对足球的热爱,立马请假赶回家。有人质疑,为了参加球队踢球暂停了工作,影响个人收入,有些得不偿失。
(3)请运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关知识点分析这种质疑”。
材料四:有人说,“村超”的爆火,是它让人们看到了对足球纯粹的爱,看到了每一个底层人民身上迸发出来的巨大潜力,更让人看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
(4)为了延续和发扬“村超”的集体主义精神,请你为村超球队出谋划策,达到“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目的。
材料五:在新闻周刊上看到“村超”的新闻后,“快乐班”(2)班的同学们对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进行了总结。
小詹:我是班级电脑管理员。开机、关机、清理垃圾、清洁白板等我都一手搞定。上学期,我们班的多媒体从未出现过问题。我们班还有很多像我一样乐于为班级服务的同学。
小那;我曾是班级的“淘气包”,上学期我们班级因我常被扣分。但同学们没有排斥我。如今,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不再淘气,我的特长还为班级加了分!我也是班里的开心果,哪里有我,哪里就有笑声,我喜欢我们班。
(5)请你在小詹和小邓的自述中分别找出(2)班成为“快乐班”的秘诀。组卷:7引用:1难度:0.6 -
23.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以法之名护你成长”主题探究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治建设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完善了这方面的法律空缺。
(2)上述材料说明法律和生活有怎样的关系?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责,助推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依法履职尽责,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的普遍性、系统性、源头性问题。 组卷: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