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三(上)一轮复习化学试卷

发布:2024/9/6 1:0:8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分)

  • 1.已知反应:2FeCr2O4+7Na2O2
    高温
    4Na2CrO4+X+3Na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3难度:0.6
  • 2.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可能是(  )
    A B C D
    X SO2 SO2 CO2 Cl2
    Y 饱和NaHCO3溶液 浓硫酸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76引用:11难度:0.6
  •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滴入盐酸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2
    -
    4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无
    NH
    +
    4
    C 在0.1mol•L-1K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少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 Ksp(ZnS)>Ksp(CuS)
    D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SO3和NaHSO3两种溶液的pH pH:Na2SO3>NaHSO3
    HSO
    -
    3
    结合H+能力比
    SO
    2
    -
    3
    的弱

    组卷:30引用:3难度:0.5
  • 5.某多孔储氢材料结构如图,M、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比Y的原子序数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5
  • 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明矾在水中可形成胶体,对水体进行杀菌净化;
    ②为了增强补铁药品的效果,可伴随维生素C共同使用;
    ③用米汤可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④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制得漂白粉;
    ⑤侯氏制碱法中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在液相中析出纯碱固体;
    ⑥复合膨松剂中常含酸性物质,可提高膨松效果。
    其中叙述正确的个数有(  )

    组卷:45引用:3难度:0.7

三、填空题

  • 19.掺杂硒的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akJ•mol-1。已知:v=k•c(CO)•c2(H2),v=k•c(CH3OH),其中k、k为速率常数,c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若按
    n
    H
    2
    n
    CO
    =1的投料比将H2与CO充入VL的刚性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T1℃,若向该容器中充入3.0mol H2和3.0mol CO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M点),则0~5min内,v(H2)=
     
    mol•L-1•min-1,则N点的
    k
    k
    =
     

    ③X、Y、M、N四点,平衡常数从大到小关系是
     

    (2)若向起始温度为325℃的10L刚性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3mol H2,发生反应,体系总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中曲线Ⅰ所示;曲线Ⅱ为只改变某一条件的变化曲线,曲线中平衡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
    ①曲线Ⅱ所对应的改变的条件可能为
     

    ②体系总压强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③该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组卷:32引用:2难度:0.5
  • 20.铀氮化合物是核燃料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材料。
    已知3(NH44[UO2(CO33]
    800
    3UO2+10NH3↑+9CO2↑+N2↑+9H2O↑。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有
     
    (填标号)。
    a.氢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配位键
    (3)反应所得的气态产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氢化物中更易与Cu2+形成配离子的是
     
    ,解释原因
     

    (4)基态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f36d17s2,则处于下列状态的铀原子或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高的是
     
    (填标号)。
    a.5f36d17s1
    b.5f37s27p1
    c.5f26d27s2
    d.5f47s2
    (5)
    CO
    2
    -
    3
    的空间构型为
     
    ,其结构中存在大π键,可表示为
     
    (用πmn表示,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
    (6)某种铀氮化物的晶胞如图。已知晶胞密度为dg•cm-3,U原子半径为r1nm,N原子半径为r2n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d、r1、r2、NA的式子表示)。

    组卷:6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