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7/6 8:0:9
一、积累
-
1.当一幅幅民俗的风情画卷在眼前展开,引发的是我们那无尽的美丽乡愁……
(一)壮族歌圩 歌圩是广西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节庆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每当歌圩来临,壮族男女青年便身著盛装,带上礼物,如汹yǒng的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向歌场汇集而来,以歌会友。中午时分或夜幕降临之际便形成对歌高潮。各地歌圩对歌的程序都大同小异,主要是男女互相对歌。有集体对歌,也有二人对歌。对歌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生产生活无一没有不包含的。如今,歌圩已然成为了广西民族文化冠冕上最璀璨的明珠。
(1)阅读文段(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汹yǒng
②璀璨
(2)上述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醒狮出现在广东南海县(今佛山)。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其寓意为醒狮醒国魂,击鼓安社稷。至此,醒狮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脱胎:
②社稷:
(4)请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与文段(二)内容相吻合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扬中华巨龙之威②书成快剑斩蛟龙③中华崛起国扬眉④一窗昏晓送流年
⑤万卷古今消永日⑥旭日东升丹凤舞⑦看东方睡狮苏醒⑧诗罢春风荣草木
(三)侗族“闹春牛”
“闹春牛”是侗族地区的传统,以迎接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在龙胜的侗族民众中,“闹春牛”的民俗活动已经流传长达数百年的时间。“春牛”由健壮小伙舞动,一人耍头一人耍尾,后面跟着扶犁耙的和敲锣打鼓的。此外,有青年男女打扮成背竹篓和挑担背箩的农夫农妇,外加歌手两人,总共10~20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闹春牛”队伍。与舞狮队伍不同的是,“闹春牛”活动并非腾空跳跃,而是稳健、大方、诙谐,平易近人。队伍边走边表演,热闹的场面既增添了喜庆气氛,也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当一幅幅民俗的风情画卷在眼前展开,引发的是我们那无尽的美丽乡愁……
B.对歌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生产生活无一没有不包含的。
C.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
D.在龙胜的侗族民众中,“闹春牛”的民俗活动已经流传长达数百年的时间。
(四)浔埔簪花 花儿向来是中国人民用以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头上插花,来生美丽!”在福建泉州,有这样一个海边村落,他们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这个村庄叫做“浔埔(xún fǔ)村”,这里的女子保留着盘发插花的习俗,而且年纪越大的老奶奶戴得越发隆重。浔埔女头饰俗称“簪花围”,头饰中常用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结婚的妇女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把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绚丽美观,展现了浔埔人的朴素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花”相关的内容。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杜牧 ①《 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焦虑和忧愁。 ② 龚自珍 《己亥杂诗》 以落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③ ④ 《晚春》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⑤ 陆游 《游山西村》 “花”不仅象征着春光无限,也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 ⑥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
②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小令词”,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人们常玩的“雅令”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做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据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由类与类组合的飞花令,如“数字+季节心数字+酒器心颜色+植物”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滚动字牌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瓜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
(选自2022年01-02期《读者•读点经典》,有删改)【材料二】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统计选项 回答人数 比例 很乐观,传统文化被接受发展并传承下去 81 37.5% 一般,部分传统文化已被遗忘或被其他文化侵蚀 128 59.26% 是悲剧,传统文化已基本被西方外来文化所替代 6 2.78% 无所谓,不管我的事 1 0.46%
(1)下面关于“飞花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飞花令是我国古代宴会用来佐饮助兴的酒令游戏之一。
B.飞花令形式多样,可以对对子、讲故事、说笑话、唱曲子等。
C.飞花令中的“飞花”一词源自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D.飞花令必须以“花”字为令,规定每句诗词嵌有“花”字。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再以时间为序对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一进行说明,最后指出飞花令的作用。
B.文章⑤一⑧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⑤段总说,⑥⑦⑧段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进行分说,条理清晰。
C.文章说明方法多样,如第⑦段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来说明《中国诗词大会》创新的三种玩法。
D.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说明旧式飞花令多数情况下说一句诗词,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3)根据【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从【材料三】中任选一幅图说说如何才能“守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组卷:10引用:1难度:0.4
三、综合
-
6.学校要建设特色阅读空间,对校园图书馆、楼梯阅读角、开放阅读区、漂流书架等进行了整体设计,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谈经典。学校要为“阅读名著”的活动设计宣传海报,拟粘贴在开放阅读区。请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阅读经典名著的益处。
读经典吧,它可以
(2)任务二:荐好书。校园图书馆拟进行“有声荐书”活动,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善方案。推荐书目 作者 表演形式 演出篇目 演出预期效果 《骆驼祥子》 老舍 舞台剧 ① 虎妞怀孕后,因年龄大、缺乏运动又爱吃油腻的食物,最终难产而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把车卖了。 《骆驼祥子》 老舍 小话剧 怒辞杨宅 通过祥子在杨宅拉上了包月,但每天除了拉车,还要帮主人干各种杂活的故事,表现他的② 《海底两万里》 ③ 故事会 可怕的鲨鱼 通过尼德•兰在尼摩船长受到鲨鱼攻击时,杀死鲨鱼救船长的故事,表现他的勇敢无畏。 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感念师恩,祝福无限;一路风景,尽收眼底。心灵深处那些难忘的人与事、景与情一定经常浮现在你的眼前,请以“我会记得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