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发布:2024/7/25 8:0: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组卷:376引用:7难度:0.8 -
2.如图,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组卷:9155引用:29难度:0.8 -
3.下列说法:①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实验次数有关;②掷10次硬币,结果正面向上出现3次,反面向上出现7次,由此可得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3;③如果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那么大量反复做这种实验,事件A平均每100次发生5次.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5100组卷:123引用:3难度:0.8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组卷:232引用:11难度:0.9 -
5.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有( )
组卷:578引用:13难度:0.9 -
6.如图所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A=50°,则∠BDC=( )
组卷:6080引用:40难度:0.9 -
7.小明向图中的格盘中随意挪一棋子,使之落在三角形内的概率是( )
组卷:182引用:4难度:0.7
三、解答题(共75分)
-
22.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已知三角形的基础上,经过画图,探究三角形边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BDM=∠B且DM∥AB,在DM上截取DE=AB,再作∠DEF=∠A交线段BC于点F.
实践操作
(1)尺规作图:作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图形;
探究发现
(2)勤奋小组在作出图形后,发现AC∥EF,AC=EF,请说明理由;
探究应用
(3)缜密小组在勤奋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测得DF=5,CF=1,求线段BD的长.组卷:54引用:1难度:0.5 -
23.综合与探究:
如图(1)AB=8cm,AC⊥AB,BD⊥AB,AC=BD=6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PB=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
①△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改为“∠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v cm/s,是否存在这样的v值,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相应的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组卷:20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