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宁夏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8/23 6:0:3

一、积累运用。

  • 1.默写。
          风骨作为一种信念追求,在我国不同文人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①
     
     
    。(诸葛亮《出师表》)是诸葛亮谦卑淡泊的风骨;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忧国忧民的风骨;③
     
     
    。(周敦颐《爱莲说》)是周敦颐洁身自好的风骨;④
     
     
    。(陆游《游山西村》)是陆游抒发逆境中蕴含希望的豁达乐观的风骨;⑤
     
     
    !(秋瑾《满江红》)是鉴湖女侠不屑命运安排的风骨。他们的一身风骨,正是千百年后仍能为人称道的高尚品德。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2.名著阅读任务。
    (1)班级近期举行阅读分享会,你负责的小组中一位成员制作了“分类阅读”计划表。要分享给班级的计划表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你补充。
    月份 分类 经典名著 阅读关注重点
    1月 纪实作品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月
     
    法布尔《昆虫记》 科学精神,人文思想,方法,艺术趣味
    3月 散文诗歌 鲁迅《朝花夕拾》、傅雷《傅雷家书》、艾青《艾青诗选》 语言的独特性,启迪人生
    4月 中国古典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
     
    《儒林外史》、老舍《骆驼祥子》
    人物、情节、人文精神
    5月 外国小说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叙事角度,文化内涵
    (2)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
    备选人物:
    ①杜少卿(《儒林外史》)
    ②简•爱(《简•爱》)
    ③孙悟空(《西游记》)
    【示例一】王冕。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王冕才华横溢、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他不屑与时仁、危素交往,为此避走他乡;他满腹才华,但拒绝朝廷的征聘,为此逃往会稽山中。王冕舍了名利富贵,弃了荣身之路,在浊世之中,坚守真儒士的清高与超然。

    组卷:55引用:2难度:0.5
  • 3.成语积累。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①                 ,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②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描绘。形容着力叙述或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的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③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④                 。放眼新时代,亿万中华儿女吸吮着悠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激扬深厚蓬勃的中国力量,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
    (摘自新华社,有删改)(1)①、④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薪火相传 历久弥新
    B.一脉相承 历久弥新
    C.薪火相传 日久弥新
    D.一脉相承 日久弥新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③处的成语。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4.请根据提示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副对联的理解。
    上联:莫学雀莺争暖树
    下联:当为鸿鹄
     
    长空
    理解: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理解。

  • 11.阅读回答问题。
    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航天员      ①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他佩戴着眼镜,这将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②与往次飞行任务不同,神舟十六号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其中,作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首个载荷专家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③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桂海潮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县城理科第一考上北航,31岁任博导      ④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时,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县城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开始对飞向太空充满向往。
          ⑤从小,桂海潮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⑥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⑦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
          ⑧3年后,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个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桂海潮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⑨2018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在自己的领域打算大展拳脚时,又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⑩2018年的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
          ⑪“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将我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自己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桂海潮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
    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干就完了!”      ⑫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⑬第三批航天员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空间站阶段密集的飞行任务,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充分的舞台和机会。
          ⑭幸运并不代表他们的训练标准会降低。他们的训练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训练进度紧,挑战比较大。对于桂海潮来说,比起从空军飞行员队伍里选拔的航天员,他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底子上显得稍微薄些。
          ⑮“干就完了!”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
          ⑯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是,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
          ⑰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
          ⑱桂海潮对自己的表现极不满意。训练结束,他便找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爱琢磨的桂海潮还找出了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所在——由于心理紧张、身体素质、技巧不足,从而导致呼吸对抗动作做得不到位。
          ⑲为此,他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
          ⑳训练的苦和难,对桂海潮来说,比不上在体验其过程中所获得到的各种乐趣。他说:“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和飞天英雄并肩作战,珍惜机会也感到压力      ㉑2022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桂海潮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但也充满压力。
          ㉒“要是现在让你飞,你是不是有信心?”乘组刚成立时,景海鹏这么问,桂海潮选择了沉默,他说他的底气不是很足。
          ㉓在训练过程中,景海鹏仍然会经常对他进行这样的“灵魂拷问”: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具备了飞天的能力吗?
          ㉔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实验任务,将是目前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
          ㉕“你准备好了吗?”
          ㉖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
          ㉗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在地面模拟器做过无数次的操作,桂海潮非常期待能去真正的中国空间站里,去体验和探索未知,去体验真正太空失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感觉。当然,他也期待着从宇宙视角欣赏美丽的地球,欣赏深邃的太空,然后在浩渺的宇宙中放飞思绪、进行畅想。
          ㉘成为航天员后,桂海潮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驾驶飞船穿越在各个小行星之间,穿越黑洞……如今,他的梦想之舟、探索之旅即将开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 通讯员占康)(1)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桂海潮的学习经历能否删去?为什么?
    (2)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时,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干就完了”。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轻描淡写”的理解。
    (3)说说全文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及作用?
    (4)本文是一篇新闻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新闻通讯的特点。
    (5)与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桂海潮充满压力,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他如何顶住压力?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年度校园人物”活动,你推荐桂海潮为年度人物,请写下你的推荐词。

    组卷:16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桃之夭夭是春的魅力,橙黄橘绿是秋的魅力,清词丽句是诗歌的魅力,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责任担当是中国的魅力……魅力无处不在,她引领我们走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美好人生的旅途中。
    请以“_______的魅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59引用:1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