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161中学七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11 8:3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_____的北京冬奥精神。( )
组卷:2引用:3难度:0.8 -
2.4月16日0时44分,_____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
组卷:0引用:3难度:0.7 -
3.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晚会上,平均年龄75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献演《同一首歌》+《少年》合唱,当爷爷奶奶们齐刷刷卷起衬衫袖子的一刹那,年龄感消失了,生命的热力四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和他们一比,青春的我们更应该( )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4.“我的青春我做主”已经成为部分初中学生的口头禅。下列“做主”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
①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②遇事自己拿主意,不用理会别人的建议
③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立刻问同学答案
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家里部分家务组卷:8引用:4难度:0.6 -
5.下列对青春时光中“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① 小光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 没有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 ② 小辉对班长隐瞒同桌没完成值日的事 能够换位思考,善于关爱同学 ③ 小美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男同学交往 严守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 ④ 小丽周末坚持为邻居老奶奶读书、读报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组卷:202引用:71难度:0.7 -
6.有门“科学思维课”,每节课开篇都说同样的一段话:“知识这东西就得经常核实和订正,尤其是从别人那听来的知识……”这提示我们( )
①学会独立思考
②培养批判精神
③破除性别刻板印象
④张扬个性特点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7.古语中往往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列做法与古语传递的思想相符合的是古语做法( )
古语 做法 ① 学贵有疑 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②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独善其身 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要学习好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④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需要谨言慎行 组卷:99引用:10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开展“青春榜样”推选活动。
(1)寻找“青春榜样”,向榜样学习,是因为
A.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B.长大之后,我们一定可以像榜样一样成为社会成功人士
C.汲取榜样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D.这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给予自我完善的力量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以下“青春榜样”的推选方案补充三条推选标准。“青春榜样”推选方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校开展推选“青春榜样”的活动,期望同学们能够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做更好的自己。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青春榜样”的推选标准如下:
1.富有青春活力,并将其付诸于有意义的事情;
2.有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
3.
4.
5.
(3)请你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任选其中一位,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对他/她的看法。
某班针对此项活动开了一节名为“做更好的自己”的班会,并且准备出一期相同主题的黑板报。宣传委员要求每一位同学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宣言,要求如下:
①以“我”为主语叙述;
②运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所学到的知识,对自己提出具体的成长要求(至少两点);
③字数不少于50字。
(4)请写出属于你的青春宣言。
小明同学在提交了自己的青春宣言之后深受启发,在家阅读课外书时恰好看到了歌德的一句话:“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他想,要主宰自己,只有对未来的规划是不够的,还要为自己打造一个“青春盾牌”,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不妥当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以下是他列举出来的行为与反思及改进措施:行为 反思及改进措施 今天早上被妈妈催了好几次才起床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天自己订闹钟起床 数学作业有一道题做错了,没改正 当日事当日毕,晚上一定要把错题改正
①不妥当的行为一:
反思:
改进措施:
②不妥当的行为二:
反思:
改进措施:组卷:21引用:4难度:0.4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材料二:周六下午,小明正在写作业,隔壁传来了练小提琴的声音。十分钟,二十分钟……眼看快半个小时了,琴声还一直不断,这让他十分心烦意乱。
(1)根据上述两个材料,填写下列图表。
事件A:写作业时,隔壁传来小朋友练琴的声音长达近半个小时。
看法B:
情绪C:
(2)请你帮助小明,通过改变其对事件A的看法,使其情绪平静下来。
事件A:写作业时,隔壁传来小朋友练琴的声音长达近半个小时。
新看法B:
新情绪C:平静
(3)以上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过了会儿,隔壁邻居在小区居民微信群里道歉,说自己家孩子马上要考级,所以练琴的时间久了些,很抱歉吵到了邻居们。居民们纷纷表示没关系,有人给小朋友加油打气,有人从过来人的角度给了些意见,还有人开玩笑说:“我们白白听了一场音乐会演奏,是我们占便宜了。”看到大家的发言后,小明也觉得其实隔壁传来的琴声挺悦耳的。
(4)请结合本学期所学,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至少两个角度,字数不少于50字)组卷:35引用:4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