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雪上项目是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制作滑雪板各部分所对应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
组卷:56引用:4难度:0.7 -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2引用:3难度:0.7 -
4.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空间结构模型 B.SO2的VSEPR模型 C.基态Cr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组卷:74引用:6难度:0.6 -
6.描述下列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2难度:0.7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
18.砷酸(H3AsO4)和亚砷酸(H3AsO3)是砷的两种含氧酸,分析并测定它们的浓度对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常温下,H3AsO4和H3AsO3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H3AsO4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是
(2)由图1中a点可知,当c(H3AsO4)=c(H2AsO4-)时,Ka1(H3AsO4)=c(H+)=10-2.2;据此类推,由图2可知,Ka1(H3AsO3)约等于
Ⅱ.测定某H3AsO3溶液(含少量H2SO4)中H3AsO3浓度的一种方法如下。
已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弱酸溶液,一般要求弱酸的Ka>10-8。
ⅰ.调pH:取VmL待测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以中和H2SO4。
ⅱ.氧化: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碘水,将H3AsO3氧化为H3AsO4。
ⅲ.滴定:用x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ⅱ中得到的H3AsO4溶液至终点,消耗V1mLNaOH标准溶液。
(3)若无ⅰ,会导致测定的H3AsO3浓度
(4)ⅲ中滴定至终点时,溶液pH为4~5,结合图1可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aI和
(5)数据处理后得c(H3AsO3)=mol•L-1。结合ⅱ和ⅲ中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系,解释该式中数字“3”表示的化学含义:xV13V
(6)另一待测液除了含H3AsO3、少量H2SO4,还含有H3AsO4,依据上述方法,测定其中总砷含量(已知:酸性越强,H3AsO4的氧化性越强)。测定步骤包含4步:a.氧化、b.还原、c.调pH、d.滴定。正确的测定步骤顺序是组卷:62引用:2难度:0.6 -
19.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IO3-+I-→I2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2IO3-+10e-+12H+═I2+6H2O,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c(H+)可促进IO3-得到电子,使其
(2)探究Cu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Cu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c(H+)接近]。装置 序号 试管内药品 现象 甲 浓盐酸 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乙 Cu粉+硫酸 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丙 Cu粉+浓盐酸 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Cl4]3-。从氧化还原性的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3)探究如图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Ag电极表面有Ag析出,右侧Ag电极周围生成AgCl。
①该装置中右侧Ag电极作
②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谈谈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Cu片、CuSO4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不能,说明原因。原因:
b.若能,在如图2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组卷:6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