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6/1 8:0:9

一、基础知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8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7引用:5难度:0.9
  •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ㅤㅤ2023年1月27日晚,著名翻译家杨苡女士逝世。她翻译的《呼啸山庄》妇孺皆知,这个书名其实也是她妙手偶得。她的翻译工作力求“信达雅”,工作时一丝不苟,她说她最喜欢的翻译风格就是遵循原文的语言特色,因此她常常自出心裁,力争精益求精。

    组卷:26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74引用:3难度:0.9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枕边书香
    蒋子龙
    ㅤㅤ①从小,自己是读杂书长大的。随着年龄增长,绝不向学生或青年人推荐,要读哪些文学作品。毕竟,每个人的性情、喜好与需求都不同,读书多了,自然能分出好坏。光吃精细食品,不利于健康,免疫力也不会好。常吃五谷杂粮,营养均衡,随着阅读量渐增,自然能分清哪些是精品哪些算垃圾了。
    ㅤㅤ②阅读,当然有好恶。平心而论,我更愿读思想与历史类的图书,其中,当然隐含着利益关系,那就是涉猎文字的精神含量。我的写作是关注现实的,现实是历史的映象与遗留。倘若历史都搞不清楚,那么,现实就深刻不了。现实题材的生命,是真实,是中肯。可惜,这种奢求对任何作家而言,都不容易。现代人的记忆,消失得很快,甚至只记对自己有用的,任意隔断、涂改甚至编造历史。显然,这正是阅读与创作的一大门槛。
    ㅤㅤ③年轻时,枕边放着很多喜欢的书,也喜欢躺着看书,有时,看得昏天黑地,读武侠小说以及西方的福楼拜、莫泊桑与托尔斯泰等,都是整夜整夜地读,特别上瘾。等到古稀之年,对“枕边书”就愈加挑剔了。那些好看的、拿起来放不下的,不会放在枕边。极其重要、须认真阅读、还会做笔记的,也不能丢在枕边,那些精品,需在写字台前坐着读。
    ㅤㅤ④最近,“枕边书”是王东岳的随笔集《知鱼之乐》。此外,还有刘泽华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等。其实,枕边的一部书,足以精心阅读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其中,当然包含着自身的艺术追求与广阔的思想欣赏,因此,枕边书香,更容易碰到知音,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ㅤㅤ⑤凡优秀的作品,任何人都会喜欢。与之相对,绝不喜欢卖弄做作、华而不实的文字,只要一眼看出有假或败笔,立刻丢掉不看了。特别喜欢阅读古人在一些书上的批注。比如,金圣叹在《西厢记》《杜工部集》上的批注,还有《女仙外史》每一章后面诸多名家的批注等等。品评名著,读者有权畅谈个人心得,即便是吹捧,也非泛泛而论,每种看法都与众不同。
    ㅤㅤ⑥毋庸置疑,任何有深度的阅读,既可鉴赏,也需比较。唯其如此,才能从各种读物当中,遴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我非常欣赏法国作家雨果先生。不过,他有两点令人好奇:一,雨果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矛盾冲突异常强烈,并富戏剧性,人物有浓郁的传奇色彩,风格接近《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更适合改编成戏曲或者电影。有趣的是,读完《雨果论文学》之后,反倒更摸不着贴切的答案。二,七十多岁时,雨果先生用半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九三年》,当然不是“水货”,这部作品笔力依旧,锐气不钝,堪称上乘力作。雨果先生著作等身,他当过官,逃过难。总想弄清楚,为什么熬到老年,他还有这等脑力与体力呢?难道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自身的智力、知识、经验与创造力,必须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才能转换为艺术与思想的创作灵感吗?看来,古今中外,每部名著背后都隐藏着作家们彼此不同的创作历程。即便中国人珍爱的“枕边书”,也跳不出这个奇特的圈子。说实话,创作与阅读,都属一种很有趣却不轻松的过程。
    (刊载于2023.2.3,有删改)(1)本文标题为“枕边书香”,在作者看来,枕边书“香”在何处?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2)“必读社”网站将本文推送给读者,评论区留言中,小锦和小蓉就第③段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小锦:我认为第③段段首可以加上民谚“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小蓉:这句民谚加在这里,除了为文章增加文学色彩外,没有其他作用,有些累赘。
    小锦:我不这样认为,
     

    (3)本文提到作者喜欢阅读古人在书上的批注。下面是小锦对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做的批注,请你另选角度,也对其做一个批注。
    光吃精细食品,不利于健康,免疫力也不会好。
    批注:照应了前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我”不向学生或青年人推荐要读哪些文学作品的原因。
    (4)作者认为“创作与阅读,都属一种很有趣却不轻松的过程”。阅读全文,分析并简述作者说“有趣”和“不轻松”的原因。

    组卷:42引用:1难度:0.3

九、语言运用。

  • 14.近年来,“国潮”已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明内涵 展自信
    (1)下面是一段关于“国潮”的主持词,需要在语段中补写下面四个句子,请你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ㅤㅤ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当今科技创新、民族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潮的关注度也急剧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彰显的不仅是年轻一代对国潮消费品的认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更是涵养在骨子里的那份文化自信。现在,让我们走进国潮,解读国潮。
    ①也是国力之潮
    ②它不仅是国货之潮
    ③国潮是中国的文化潮流、消费潮流
    ④更是国运之潮
    正确序号:
     

    任务二:做调查 明现状
    (2)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

    ㅤㅤ近几年形成的国潮之风开始 ①
     
    ,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故事。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调查,在全行业国潮品牌消费者年龄分布中,②
     
    ,00后次之。同时,中国也打开了全球市场,从2018年到2021年,③
     
    。非遗国潮为何能够抓住年轻人,又将如何持续强大吸引力?在专家看来,国潮的核心是“国”,底蕴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④
     
    ——是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以及新的展现方式。
    任务三:宣国潮 抒感怀
    (3)古人常借对联来寄情抒怀,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国潮”写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感受。
    示例,岳阳楼: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国潮: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