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5/22 8:0:8
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科技发展改变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9引用:3难度:0.8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
目的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比较AgCl和Ag2S溶解度大小 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 实验
装置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4.绿矾(FeSO4•7H2O)分解可制备铁红,同时产生SO2、SO3和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2引用:3难度:0.5 -
5.皮蛋的传统腌料配方含生石灰、纯碱、PbO等。其中PbO能溶于强碱生成
,该离子扩散到蛋壳和蛋膜时,逐渐生成碳酸盐或硫化物沉淀,堵塞孔道,从而控制OH-的渗入以达到合适的“成熟度”。现代食品工业中“无铅皮蛋”的腌料将PbO替换为ZnSO4和Cu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b(OH)2-4组卷:64引用:1难度:0.8 -
6.高分子材料在水溶液中浸泡时,亲水性越好越易溶胀形变,导致电极材料的脱落。新型的电极薄膜材料PQNB电学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抗溶胀性。PQNB由原料X制备,它在放电过程中转化为Y。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64引用:1难度:0.7
二、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
18.磷酸亚铁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除LiFePO4外,还含有Al箔、少量不溶于酸碱的导电剂)中的资源,流程如图:
资料: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2)Ⅲ步浸取加入的氧化剂最佳选择是
a.HNO3
b.酸性KMnO4
c.H2O2
d.NaClO3
(3)滤液2中c(Li+)=2mol•L-1,加入等体积的Na2CO3溶液后,Li+的沉降率达到90%,母液中c()=CO2-3
(4)为将粗品Li2CO3提纯,Ⅵ步使用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6)工业上将回收的Li2CO3、FePO4粉碎与足量的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LiFeP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若采用钛酸锂(Li4Ti5O12)和磷酸亚铁锂(LiFePO4)作电极组成电池,其工作原理为:Li4Ti5O12+3LiFePO4LiTi5O12+3FePO4。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是充电放电组卷:49引用:1难度:0.4 -
19.某小组同学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分别取3mL浓硝酸与不同质量的铜粉充分反应,铜粉完全溶解,溶液颜色如表: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铜粉质量/g 0.1 0.2 0.3 0.4 0.5 溶液颜色 绿色 草绿色 蓝绿色偏绿 蓝绿色偏蓝 蓝色
(2)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呈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猜想1:硝酸铜浓度较高,溶液呈绿色;
猜想2:NO2溶解在硝酸铜溶液中,溶液呈绿色。
依据实验1中的现象,判断猜想1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取⑤中溶液,
(4)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也证实了猜想2成立。
实验2:向①中溶液以相同流速分别通入N2和空气,观察现象。通入气体 氮气 空气 现象 液面上方出现明显的红棕色气体,25min后溶液变为蓝色 液面上方出现明显的红棕色气体,5min后溶液变为蓝色
a.①中溶液通入N2时,N2被缓慢氧化为NO2
b.①中溶液里某还原性微粒与绿色有关,通入空气时较快被氧化
c.空气中的CO2溶于水显酸性,促进了溶液变蓝色
d.加热溶液①后,可能观察到溶液变蓝的现象
(5)小组同学继续探究实验2中现象的差异,并查阅文献知:
ⅰ.“可溶性铜盐中溶解亚硝酸 (HNO2)”可能是实验①中溶液显绿色的主要原因
ⅱ.NO2在溶液中存在:
反应1:2NO2+H2O⇌HNO3+HNO2(慢)
反应2:2HNO2⇌NO2+NO+H2O(快)
解释实验2中“通入氮气变蓝慢,通入空气变蓝快”的原因
(6)小组同学为确认亚硝酸参与了形成绿色溶液的过程,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3:取3份等体积的①中绿色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物质,观察现象。加入物质 固体 3滴30%H2O2溶液 3滴水 现象 溶液绿色变深 溶液迅速变为蓝色 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组卷:86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