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68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①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三台)、阆州(阆中)等地。广德二年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来信邀请诗人重返成都,诗人于阆州还成都途中作诗五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②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③紫金丹,烧炼的丹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遥想离开成都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隐含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
    B.颔联诗人想到亲手栽种的小松还没长高,而竹子却可能随乱而生四处蔓延的景象。
    C.颈联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内心欢乐。
    D.尾联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也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
    (2)颔联中“恨不”“应须”两个词语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4难度:0.6
  • 268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68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2难度:0.7
  • 268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据内蒙古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①
     
    ,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而主要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统治阶级之间是否和解又主要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变。和亲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②
     
    ,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反复、对比、排比
    B.比喻、衬托、反问
    C.反复、对比、反问
    D.比喻、衬托、设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和亲政策就是可以取得民族之间和解的好方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3难度:0.5
  • 2685.请根据如图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1难度:0.6
  • 2686.阅读课文《玩偶之家》,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娜拉说“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因为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海尔茂虚伪的本质,对建立真正的夫妻关系已经彻底失望。
    B.“穿外套”“拿起手提包”等属于剧本中的“人物动作”,与台词共同表明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她出走的决心坚定。
    C.剧中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真正像夫妻”指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D.在海尔茂“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时,楼下大门关上了,这暗示海尔茂“新希望”的彻底破灭;暗示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2)剧中“你的泥娃娃”“陌生人”分别指谁?如何理解这些称呼?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687.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2难度:0.9
  • 2688.研习课文第23~34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罐头”比喻日本纱厂,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也与上文中包身工是“罐装了的劳动力”相照应。
    B.第28段中“文明”“合理”是褒词贬用。所谓的“文明”“合理”只不过是说让包身工顶皮带盘心子比直接殴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也不那么血腥而已。
    C.写小福子挨打,深刻地说明了中外剥削者的凶残和包身工挨打受罚的严重性。
    D.本部分写了包身工遭受着“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下的一天的工作情形。
    (2)将包身工与“外头工人”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这句话?
    (4)“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这句话交代了包身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5)第3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68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3引用:1难度:0.9
  • 2690.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段文字。
    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请给高中的同学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