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323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85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27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①      ,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着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冽……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②      。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反复、比拟
    B.比拟、排比、反复
    C.比喻、比拟、排比
    D.拟人、比喻、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银杏树上累累白果,幸福而疲倦地等待着自然的凋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2引用:7难度:0.8
  • 27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
     
     
    ”,以提高自身修养。
    (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
     
     
    。”
    (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
     
     
    ”的结果。
    (4)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
     
     
    。”
    (5)《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6)《论语•泰伯》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7)《论语•里仁》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
     
     

    (8)《论语•泰伯》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9)《论语•里仁》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10)《论语•里仁》中强调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是:
     
     

    (11)《论语•卫灵公》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1难度:0.9
  • 273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为钟南山院士写一副对联表达敬意。(不少于14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钟南山院士颁奖词
          2020年1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的钟南山义无反顾披甲上阵,再战防疫最前线。老当益壮的钟南山,就像一道永不过期的“救命符”,在病毒中逆行,为所有人拼命。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6难度:0.7
  • 2734.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体验吗?试举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因表达时表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意,要求:语言通顺,70个字左右。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735.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给读者一个攀登者的形象,这一形象是高大、勇敢、坚强的,他登上山顶,所以说是“征服”。
    B.诗人描写的落日场景是与攀登者有“自知之明”的心境相吻合的,这也许是诗人没有选择更具力量感和积极意义的朝阳的原因。
    C.“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这是一个攀登者的呼告,也是一个理想追求者的自白,他用高原上自然界的勇者和强者来鼓舞自己。
    D.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登上了高山。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
    (2)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而不是“之顶”“之巅”,是因为诗人描写的景象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从山壁的一侧看过去。
    B.“落日”“山海”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攀登时脚下的险情,也象征了一个人在生活的困境中身心的遭遇。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不管是动作的叙述,还是画面的描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D.小得可怜的蜘蛛,与落日、山海、滑坡、军旅、巨石、雄鹰、雪豹等,不管是形体、力量、风格,都相差巨大,形成鲜明对比。
    (3)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象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加以赏析。
    (4)诗人写到的蜘蛛有何深意?请结合诗歌赏析。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73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众草”反衬“青松”,以“连林”反衬“独树”,塑造了青松的高大形象,直接抒发作者对青松的赞赏。
    B.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
    C.诗歌的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D.诗歌卒章显志,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卓越不凡的志趣的追求。
    (2)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73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6引用:4难度:0.3
  • 2738.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1)下列对这两章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节选的这两章诗围绕“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一表达中心组织材料。
    B.大堰河之所以深爱着她的乳儿,是因为想让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C.大堰河把乳儿画的关云长像贴在灶边的墙上,表现了对乳儿的宠爱之情。
    D.“乳儿不在她的旁侧”重复出现,突出了诗人未给大堰河送终的歉疚之情。
    E.“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大堰河见不到乳儿的遗憾。
    (2)诗中说“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如果大堰河的梦能够做醒,那么,将是怎样的一个梦?请联系作品,展开想象,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引用:4难度:0.3
  • 2739.《登高》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4)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1引用:1难度:0.9
  • 274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个虫子”,于是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个虫子,美餐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
          小天莺羽毛没了,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含恨而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引用:6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