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0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5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951.根据下面文字,编写设计理想住宅的流程图,要求每个空不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设计的理想住宅,应具有以下特征: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2引用:9难度:0.8
  • 295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曹操墓为“甲”字形墓,坐西朝东,由墓道、前室、后室和4个侧室构成。
          墓道长39.5米、宽9.8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墓门4层,外3层为砖砌,内层为墓室门。墓圹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
          墓室有前室与后室,二室平面均为方形,边长约3.8米,四角攒尖顶。前室与后室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室,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4个侧室均置有墓门。
          这种“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结合这种墓葬结构特征,以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西高穴曹操墓发掘之前,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近50座,其中东汉时代诸侯王墓有7座。考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诸侯王墓有东汉中山国中山穆王刘畅墓、东汉晚期某代彭城王或王后墓,二者均由墓道、前室、后室与左右耳室或侧室组成。
          墓葬等级主要表现在墓葬平面形状和建造结构的差别。西高穴曹操墓的墓室结构,与东汉时期等级相近的墓葬类似但又略有差别,呈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
          与西高穴曹操墓形制最为接近的东汉诸侯王墓,是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墓。两座墓的平面形制接近,都是前、后室外加双侧室。前、中、后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且后室的双侧室是左右排列。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
          考古发现晚于东汉的三国时代有东吴高级贵族墓(或帝王陵墓),如江苏南京江宁区上坊墓、安徽马鞍山宋山墓(东吴景帝孙休墓)等。其墓葬形制均由墓道、前室、后室及侧室(或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内安置石门。墓室地面铺的地砖规格较大,如宋山墓、上坊墓铺的地砖边长50厘米。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上坊墓墓室长20.16米、宽10.5米,前后二室平面均近方形,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前室与后室两侧各有2个耳室。可见,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刘庆柱先生所指出的:东汉时考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一般在王国都城附近的高地或山冈之上,东汉时代前期诸侯王墓的墓葬形制是题凑石墙回廊多室墓,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与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则为单墓道、前后室及四侧室(或耳室)、穹隆顶砖室墓。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恰与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墓和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形制相同,它们的规格相近。从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规格来看,二号墓应为“王陵”。
    (节选自《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1)下面对文章引用数字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墓圹(“墓穴”之意)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准确地说明从墓穴的大小看,曹操墓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B.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
    C.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指出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去世年份是为了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
    D.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与上坊墓作比较,表明墓室主人的地位不同。)
    (2)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曹操墓
    B.由曹操墓看墓葬等级
    C.曹操墓形制符合汉魏帝王陵墓特征
    D.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重要特征
    (3)从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分三步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95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草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1)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下阕一二句与其它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属!
    E.下阕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
    (2)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引用:9难度:0.5
  • 295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湾,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谤,吾顾不能为湾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势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碘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份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奋铺以出,筑东南长堤,雨口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口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只能与名的意思一致或相关。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②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5难度:0.6
  • 2955.如图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4引用:22难度:0.5
  • 295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尹公亭记
    (宋)曾巩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注】①茇:在草间住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B.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C.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D.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种观点。
    B.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富者居住闾左,贫者居于闾右。文中指里巷的大门。
    C.从事,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名目种类较多,如文有文学从事,武有都督从事等。
    D.司农,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汉朝为九卿之一,掌管钱谷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言君子对己的要求,列出世人显扬君子的做法,提出了有别于诸子百家的主张。
    B.随州人为了纪念尹公,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尹公之亭”。
    C.尹公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是一个“自得”之人。
    D.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尹公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精神,叙述了重建尹公亭的深远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95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大气中,当这种污染物浓度超过大气自净能力时便构成大气污染,①
     
    。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短时间内可在大气中积聚到很高浓度,许多人因而患病甚至死亡。更多的情况则是②
     
    ,体质下降或导致某些慢性疾病。大气中的污染物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有少数的污染物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③
     
    ,但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只有几十种,可分为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三类。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3难度:0.5
  • 2958.在下面一段话括号中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76引用:10难度:0.9
  • 295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3
  • 29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着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上面一段文字,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请你给那位司机或者小姐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3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